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80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612篇
教育   367097篇
科学研究   24642篇
各国文化   183篇
体育   3839篇
综合类   6313篇
文化理论   1010篇
信息传播   15180篇
  2024年   1592篇
  2023年   5878篇
  2022年   4982篇
  2021年   6262篇
  2020年   6981篇
  2019年   8841篇
  2018年   4094篇
  2017年   8595篇
  2016年   10388篇
  2015年   15064篇
  2014年   34133篇
  2013年   30491篇
  2012年   31832篇
  2011年   35781篇
  2010年   30546篇
  2009年   26837篇
  2008年   31161篇
  2007年   22879篇
  2006年   16834篇
  2005年   18189篇
  2004年   19202篇
  2003年   17243篇
  2002年   11332篇
  2001年   7181篇
  2000年   7508篇
  1999年   1275篇
  1998年   780篇
  1997年   606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数学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我们要用《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993.
<正> 随着高一数学新教材的使用及研究性学习的启动,如何将新教材所要体现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结合研究性学习有机地溶入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达成一种互动效应,是我们应该认真思  相似文献   
994.
学生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评价他们获得了哪些能力,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在各类考试中屡屡出现.这类问题解法灵活多样.本文从五个方向,结合例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96.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的内在含义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手段落后以及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滞后是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和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以及实行网络化管理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7.
在乐理教学实践中,有不少专著(包括译本)、教材对变化音、音程、等音、调式交替等基本概念的阐述存在着不妥之处,对之加以比较分析,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998.
在传统的数学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大都是完备、确定的.解题者只能依据题目的条件(当然也包括隐含条件),通过合理的演算或科学的论证,从而求得或证实题目所指定的结论;而与题目紧密相关的其他可能情况,则解题者可不予考虑.诚然,做这类  相似文献   
999.
吴建洪 《中学教研》2004,(10):19-21
高考中许多富有新意的试题其实质都来源于课本,无论是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还是方法,其实质都来源于课本.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试题的特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蕴涵在课本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试大纲),注意借鉴和利用,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爸爸,我们的数学老师真好!”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边吃饭一边得意地对我说。“是吗?”儿子很少评价他们老师的。“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故作吃惊地问。“前排有三个同学坐一个位子,老师把讲桌挪了一半对刘文说‘坐这儿吧’,你看老师多好。”儿子十分敬佩地说。“以往的老师没这么做吗?”“当然没。”儿子摇摇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为儿子庆幸,能碰到这样的一位好老师。我能想象得出儿子的老师挪出一方桌子时的那份自然,那份真诚,甚至还有几分随意,可是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词:习惯。老师对学生的爱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