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69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999篇
教育   213133篇
科学研究   14247篇
各国文化   731篇
体育   6099篇
综合类   6562篇
文化理论   1569篇
信息传播   21776篇
  2024年   806篇
  2023年   3477篇
  2022年   3059篇
  2021年   3591篇
  2020年   3485篇
  2019年   3035篇
  2018年   1639篇
  2017年   2774篇
  2016年   4015篇
  2015年   7616篇
  2014年   20494篇
  2013年   15862篇
  2012年   18469篇
  2011年   24972篇
  2010年   24137篇
  2009年   22085篇
  2008年   26683篇
  2007年   20730篇
  2006年   13759篇
  2005年   13253篇
  2004年   9260篇
  2003年   6425篇
  2002年   4455篇
  2001年   3153篇
  2000年   2338篇
  1999年   1027篇
  1998年   743篇
  1997年   611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75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推动了依靠兴趣、职业、年龄等集结的"网络圈层"的产生。其中,"饭圈"这种具有严密架构和内部规则的网络社群,对网络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至拥有了掌控舆论风向的能力。而在治理其乱象的同时,饭圈"圈层化"传播模式中组织化、高忠诚度、高创造力的特点有一定可以汲取的价值。本文以立足于饭圈的圈层化传播,探究其中值得"提纯"的价值,尝试为主流媒体更高效、有力的舆论引导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2.
张鸿飞 《编辑之友》2022,(1):25-29,56
自2019年开始,风头正劲的互联网平台遭遇强监管风暴,其背后原因是平台垄断和数字霸权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平台发展已明显呈现出的内卷化特征,指出平台内卷化具体表现为流量焦虑、价值漂移和数字霸权.内卷化的实质是创新不足导致的内向坍缩,惯性障碍、竞争约束和平台垄断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互联网平台的创新陷阱,深层原因是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主张层面出现扭曲和断裂,导致无法突破内外部资源约束,日渐陷入没有发展的增长.内卷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大的惯性,互联网平台要想走出内卷困境,必须在价值主张的驱动下进行商业模式的深层创新,同时也需要从外部治理层面加强约束和激励.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杨琰 《今传媒》2022,30(2):47-50
网络文化类节目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以网易云音乐和新华社联合出品的网络文化类节目《不曾遗忘的符号》为典型个案,从仪式场域、仪式符号、仪式互动三个方面解构网络文化类节目的仪式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文化类节目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的巨大功用,以期对网络文化类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6.
947.
首届互联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1月初在乌镇举行。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研究的盛会。《传媒观察》及时开辟专栏,推出相关研究,善莫大焉。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于1994年接通国际互联网,适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走向深化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发展受益于经济改革,又为市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互联网的发展也和经济改革一样,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王虎 《东南传播》2022,(3):82-84
2012年以来,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新时代以来出现的青春校园电影,成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70末至80后青年人的成长宣言。这批青年人处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剧烈转变的时代,既受到传统文化和革命伦理的影响,又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青春历程具有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现代性意义。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青年人走向成熟后,以追忆的方式,用电影影像叙说者爱情和友情等,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想象性的青春叙事”,体现出70末、80后等新一代社会生力军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现代性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