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教育   64243篇
科学研究   153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97篇
综合类   710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6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884篇
  2015年   1851篇
  2014年   5902篇
  2013年   5331篇
  2012年   6163篇
  2011年   8038篇
  2010年   7461篇
  2009年   7178篇
  2008年   8424篇
  2007年   6193篇
  2006年   3264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1167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金玉凯 《教学月刊》2006,(10):35-36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生活、教学的影响明显,因此现行的《科学》教材强调整合性,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联系,活泼新颖,既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如有不少涉及科技、探究环保等领域的新概念、新知识等很多实际问题,这使“科学”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浓厚的生活色彩。然而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认为,其中一些实际问题要比以前教材显得更简单,不必特别花费多少精力。但笔者发现,正是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对学生而言依然是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导致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和背诵、抽象的逻辑推理及单纯的数学运算,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变得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要么不得要领,要么错解误解。笔者认为,依据《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此类现象,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上进行必要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本文就此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初中自然科学教学的实践体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培养学生“阅读”、“质疑”、“探究”、“实践”和“反思”等五方面的能力入手,讨论了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学习方式应该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3.
84.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语文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新课程呢?  相似文献   
85.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应赋予校本培训时代内涵.并采用新策略(自我反少策略、专家引领策略、同伴互助策略、校际合作策略)。新时期教研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和研两手都要硬,要建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86.
为发挥评价的诊断预测、交流认定、调节改进和激励导向等多种功能,保障和促进新课程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纵深发展,很有必要搞好课堂教学评价。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呢?  相似文献   
87.
扶余是一个大县,历来有尊师重教之风。对教育和文化的渴求与崇拜,使这块丰厚的土地在岁月的更替中,呈现出了奋力追寻教育、积淀文化的别样风采。尤其是近年来,乘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本着求真、务实、创新、高效,不造势,不做秀,不做表面文章,不追求轰动效应的原则,我们在充分发挥县级教研中心功能的同时,坚持基于学校,立足教师,源于课堂,扎扎实实地运营教研工作的“五个一”工程,兴起了狠抓教育教学研究的高潮,提升了全县教师的专业水平,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8.
实施高效教学,必须使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找准结合点。 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三维教学目标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就是学科文化的教学活动。学科文化由显性的知识性成分和隐性的观念性成分两部分构成。观念性成分一般隐含在知识性成分之中,知识性成分是观念性成分的载体。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要坚持以模块设计为依托,研读课程标准,找准模块整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并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是教师依据教科书做出的有意识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9.
陶扬 《天津教育》2009,(5):44-44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它极具个性化特点,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0.
传统教学强调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推崇“师严道尊”: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这样既能引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又能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