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10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8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高等学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必须首先抓好大学生“和谐”教育。大学生“和谐”教育的施教原则:一是差异性原则,二是克制性原则,三是重点突出原则。  相似文献   
82.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童话是常见体裁,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在童话教学中,若要提高教学效益,则需要强化童话朗读,在多种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组织童话表演,在表演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指导童话复述,在表述中深化故事;组织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扩充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83.
刘凡 《中国教师》2013,(Z2):109-109
本文对DPTAG循环教学法的"诊断-计划-训练-评价-发展"五大教育环节进行了简介,对施教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予以说明,试图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寻找到适合的途径与方式。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该课程的实效性,已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011年,教育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两种课程设计,第一种是只开设一门覆盖全体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第二种是在大一第一学  相似文献   
84.
在全世界对"男女学习成就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两性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先天学习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异,已基本被公认为是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男孩的所有感觉器官天生要比女孩迟钝,特别是听觉;负责自我控制的大脑区域的发育速度,男孩比女孩更缓慢,等等。性别,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标签,以及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之一。那么,在今天教育和学习越来越提倡个性化的全球趋势之下,性别因素理应被纳入个性化教育的思考范畴。更有教育人士提出  相似文献   
85.
张卉 《语文天地》2013,(14):68-69
语文教学本身内容丰富,加之学生审美特质、欣赏、品味、兴趣、年龄、性别、性格、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个性","个性"就是自己的体验、感悟,以  相似文献   
86.
李丽超 《四川教育》2013,(11):36-36
课程改革让我们明晰了“教学”一词的含义,它是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然而,教与学的秩序关系则表述着执教者是否真正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维护。“学然后知不足”,这则我国古代教学论其实已经点明了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因学而致“知不足”,是教师施教(导)的基础。化用数学名师华应龙的话,导是因为还需要导。  相似文献   
87.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教育实践证明,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施教方式等外显特征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指标不乐观的现实,不仅仅来自于应试教育压力造成的长期成长焦虑,“罪魁祸首”还有教育的施行者——教育主体不当的施教方式。  相似文献   
88.
在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延用老办法,教师应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新 的思想教育途径以求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9.
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对教师的作用及作用方式提出了更多新要求。重视魅力建构与发挥是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用的新形式。魅力是现代教育过程中常被忽视而又极具影响力的教育要素。新课程教育要达到优质、高效,必须增强施教魅力。本文对施教魅力的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等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对建构与培育魅力的一般措施进行了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90.
“读写”教学改革是语文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它以“育人为本”,坚持民主教学,实施大语文教育,师生共同作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平等、理解对话、交流碰撞中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体情感。师生互动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美妙,让学生在“读写”中学习语文,开拓视野,积淀情感,畅游人生,并以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新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