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日本传统儒学在明治维新初期的国民道德教育体系中被排斥,但经过改造后的新儒学教育在明治维新中期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得以复兴,特别是颁布实施《教育敕语》后,新儒学教育重新确立了在各级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袁辉 《新高考》2010,(2):35-36
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山水相依,在历史上也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成功,后者失败。本文就两国变革条件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也许有些经验教训值得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日本足球自19世纪70年代始至今的筚路蓝缕、奋发图强过程被称为其足球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历经足球“明治维新”的完美蜕变而成为足球强国,并一跃成为亚洲足球的表征而影响着世界足坛。本文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梳理了日本足球“明治维新”的发展历程,在历时维度大致将其分为萌芽、奋起、徘徊、重生和鼎盛5个时期。并重点就日本足球在“明治维新”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剖析,归纳了日本足球“明治维新”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在文化层面重视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在制度层面重视俱乐部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层面重视青训系统开拓和校园足球发展。最后阐述了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对我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何两次鸦片战争没能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而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则引起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主要从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国情以及日本侵华的相关史实、甲午战争本身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探讨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教育》2013,(9):42-44
构筑组织好比修筑城池。修筑完美的城池首先必须建造坚固的石墙。然而,石墙并非都是由巨石—优秀人才构成。巨石与巨石之间必须填埋小石块。每个险要之处,若没有巨石之间填埋的小石块,石墙必然会脆弱不堪,一触即溃。由稻盛和夫创办,具有世界规模的超优秀企业京瓷公司的总部,就坐落在京都市伏见区竹田鸟羽殿町。而这里,正是象征着西乡隆盛敲开明治维新大门的"鸟羽·伏见之战"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分析晚清预备立宪时期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官制改革,探讨晚清官制改革失败的诸多原因,如:领导班子缺乏凝聚力、中央集权的失败、国内经济文化的落后、民族矛盾的激化、改革的策略和时机不对,这将对当今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后,都选择了走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从而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场运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态度上有明显不同。中国是被动的、消极的,日本则表现的积极、主动;中国所抱定的是“中体西用”的宗旨,而日本则采取“体用兼顾”的原则。日本迅速迈入强国之列,中国则日益衰败。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结局很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待和汲取比自己更先进的异域文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俄日两国从此步入现代化进程,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同时,俄日两国现代化的途径:即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实施经济和社会大规模改造,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并逐步适应现代化世界发展环境的特殊经验,以及改革后半个多世纪各自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值得分析和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