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在这片曾经召开过中共党史上著名的"罗坊会议"的红土地上,罗坊中学和罗坊小学两座美丽的校园连成一片,格外引人注目.不锈钢电动拉门,一排排粉红色的教学楼,寓意丰富、造型别致的红色校徽雕塑等等,给人以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相似文献   
12.
和所有师生员工一样,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的胸前也别着一枚精致的校徽。徽面是一方深绿,内嵌一面白色风帆。  相似文献   
13.
有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滥施征罚,惩罚的形式也在不断出机关报。比如学生迟到、忘戴校徽之类轻微违纪违规的现象,便罚其打扫卫生、跑步、擦黑板等。有人认为这种惩罚是“美丽的惩罚”、“温馨的惩罚”。诚然,这比体罚、停课、“叫”家长等惩罚要“美丽”、“温馨”些。但是罚打扫卫生是不是科学的教育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4.
校徽主体图案由“文峰中学”汉语拼音字母“W”和“F”艺术化而构成.看上去仿佛是一双手在精心呵护着成长中的幼苗.画龙点睛的圆和幼苗又恰似一个飞翔的少年。蓝色的外框寓意浩瀚的知识海洋.绿色则象征着希望和未来,寓示着文峰中学全体师生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的大学是仿西学产生的,所以西方文化的渗透较为明显,但是随着五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和浸染,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气息。作为大学文化载体的民国大学校徽就体现出这种变化。虽然有些大学的校徽还留有"西学"的痕迹,但从总体上来讲,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徽体现了较为鲜明的中国特色,折射出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朝阳区望花路小学,坐落于北京市望京新城,是望京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之一。望花路小学校徽是打开的四本书组成的一朵鲜艳的四瓣花。这四本打开的书分别代表着修  相似文献   
17.
校徽主体图案由“L”和“K”两个大写字母组成.“L”是英语单词Learn的首字母。“K”是英语单词Key和Knowledge的首字母.两者合用的意思是“学会学”,体现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湖北教育》2010,(6):21-21
校徽整体设计为蓝色的地球上镶嵌着一条通向远方的金光大道.图案下方是中、英文校名。其寓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激励师生用知识和品格铺就一条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希望就在前方。蓝色的地球和金色的大道巧妙地异化为“团风实小”这四个汉字的首写字母。  相似文献   
19.
两面班旗     
黄维舟 《教育文汇》2011,(12):25-26
我们班有两面班旗:一面是学校发的,粉红色的;另一面是我们班自行设计,红色的。我班自制的班旗很大,左上角的班徽仿照清华大学校徽,正中间小环里写着"行知班";两个圆环之间写着班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之所以取"行知班"的班名,  相似文献   
20.
踏进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的校门,首先吸引眼球的景观是:以木棉花冠为主体的巨幅校徽悬挂于主楼正墙,熠熠生辉;主楼前两株至少两人才能合抱的粗壮木棉傲然屹立,两旁十棵小木棉生机勃勃,如同长者携手晚辈,在蓝天下共享生命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