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89篇
科学研究   7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民法通则》第68条关于转委托代理制度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施工问题。立法应用明确转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转委托代理人权利义务;“紧急情况”下转委托代理的技术和实践技术。  相似文献   
32.
借鉴英、日、美三国信托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信托模式应综合民事、金钱、证券协调统一发展,不断完善信托立法,创新信托业务,坚持信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3.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是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而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适用证券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我国证券立法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害赔偿范围等实体法律制度上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34.
合伙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明确其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认为,企业型合伙具备民事主体资格,非企业型合伙则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成为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35.
民事公开审判制度重在兑现,而我国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兑现过程中存在公开审判制度和实质精神未能实际兑现的问题。要兑现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制度,必须确保旁听的实际运行,确保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开庭审理,确保公开质证的有效进行。要兑现民事公开审判实质精神,首先法官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思维过程应当公开;其次应当切实保障公开审判中的司法独立;最后是应当严格把握公开审判的公开形式和公开度。  相似文献   
36.
朱卿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125-128
民事证明责任倒置是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它的产生与社会进步,人类对公正、正义等价值的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证明责任倒置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是实现诉讼效益的保障。它的存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7.
人的自然存在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对人的自然存在的保护应该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应承认精神权的独立性.精神损害是以精神权为侵害客体的民事侵权的必然法律后果,而不是侵害其它权利的民事侵权的偶然后果.区别侵害精神权的民事侵权和其它民事侵权,使其成为独立的民事侵权种类,有利于精神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8.
叶反修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37-38,40
对犯罪分子执行财产刑与要求犯罪分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偿还民事债务,有时会发生冲突,此时应遵循民事责任优先原则。民事责任优先包括民事赔偿优先和民事债务优先两个方面。从理论基础看,民事责任优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适用民事责任优先原则时,应高度重视适用的程序。  相似文献   
39.
本通过对“法治”的本质含义的分析,结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及法律的正当程序的探讨,阐述了公民的接受裁判权的实质;并以我国审判实践中的民事立案规则为例,对司法实践中对公民接受司法裁判权的妨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构想。  相似文献   
40.
在我国采取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要从法律上规范广告行为,赋予消费者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根据广告的法律性质,消费者对于虚假广告的民事赔偿请求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另一种是基于单方行为说引出的违约责任的民事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