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种族的文化样式,不同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只能采取一种“零星社会工程”(波普尔语)的方式,渐进地推进与变革。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言,我们认为宜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继承”而不是“放逐”,“差异”而不是“一统”的具体方略.辩证地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矛盾或冲突,走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2.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本体论(知识本体论、信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1、2、3划分做了比较分析,重点讨论了信息世界3对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本体论重构的科学能指意义。  相似文献   
63.
文章着重论述了创新文化与波普尔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认为,对于正在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波普尔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仍是十分可贵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64.
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出发,揭示导致波普尔走向反历史决定论的两个根本的哲学问题,以便从根本上明确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的错误。  相似文献   
65.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科学界与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波普尔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自然选择”理论的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作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波普尔对“自然选择”理论前后两次评价产生的影响,并作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66.
任何一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的,波普尔也不例外.本文依据对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中“猜测”和“反驳”的理解,试图分析其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与爱因斯坦科学革命和康德哲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7.
张杰 《大观周刊》2012,(13):17-17
休谟问题即归纳问题,它的实质在于提出了关于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波普尔将休谟问题分为逻辑问题和心理学问题,并分别进行了批判。波普尔强调,归纳推理的模式在心理学、方法论和逻辑上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休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波普尔否定了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经验主义的归纳观,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8.
梁颐 《新闻世界》2014,(4):269-270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为媒介技术进化引入了认识论哲学基础,形成了奠定他学术地位的媒介进化论。媒介进化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跨学科思想的帮助。媒介进化论借用并补充了达尔文的思想,糅合并升华了坎贝尔的思想,延伸并修正了波普尔的思想,并以自己的哲学框架对信息技术本质进行了展现。  相似文献   
69.
正"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结合化学课堂实践对学生"错误"研究很少.波普尔指出"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罗增儒主张对学生的错误不仅仅是寻找错因,纠正错误,更要紧的是能深入到学生的真实思维活动之中,通过对错误的剖析达到锻炼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正笔者在下校视导听课中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非常顺利,学生回答问题顺畅,上黑板做题非常正确,课堂似乎很完美。但这完美的课堂引起了我的质疑。是学生没有错误吗?不是。深入到学生中间看一看,犯错误的学生还真不少。原来是教师害怕学生犯错误,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他们认为有错误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认为课堂上学生出错是教师的失败,有失面子;也害怕听课的教师因为课堂上学生的错误而否定这堂课。于是只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