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799篇
科学研究   188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漫画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者大量涌进东部城市,一个严峻的教育问题——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接受同等水平教育的权利成为了新时期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在品德课程与教学中,这一问题则体现为如何让农民工子女拥有足够的适合他们已有发展水平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事实上,当前国内各版本教材都开始“尽量关注农村儿童的体验”,但总...  相似文献   
43.
范学芝 《教育》2012,(6):59-60
2月的一天,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8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先后悉心培养出三个院士。  相似文献   
44.
据新华网报道:父母代替子女应聘工作,正成为大学生毕业季的独特风景.许多家长认为替孩子排忧解难是"天职",专家则称父母包办子女一切事情,会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渐渐丧失交友、社交的能力. 冷静思考此现象,可知家长的行为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他们的孩子在毕业后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谁会忙碌地去赶人才招聘会,帮孩子投简历、应聘呢?无疑,消除社会的这种怪现象,需要我们找出症结.  相似文献   
45.
农村“留守子女”问题之社会和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僵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城市的大门渐次向农民打开。  相似文献   
46.
随着媒介的普及,媒介接触习惯、接触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从农民工子女和非农民工子女两大不同群体出发,分析目前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在媒介接触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7.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农民工流的扩大而不断恶化。其影响不仅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48.
成片开发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大多数资金来源是业主的购房支出。其公共权益是交由国家代以实行和管理的。政府规划、建设配套学校就是要优先为住宅小区居民服务的。住宅小区居民子女理应享有配套学校的优先使用(就读)权。孩子在小区的配套学校入学就是“就近入学”的最典型、最好形式。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不能让权力“合理”牟利。  相似文献   
49.
卢炬甫委员呼吁,中央和全社会应重视民工子女就学困难问题,积极改善民工子女就学状况。  相似文献   
50.
现在的农村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都希望子女到条件好、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由于农村收入不高,到城里读书,会增加很多负担,而农村初中寄宿制的学校花钱少,正符合家长的心愿;还有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子女的生活学习无法照顾;还有的家长,即使不外出,由于学校和农村的作息时间不吻合,也把学生送到寄宿制学校.这样家长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从事生产,安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