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诗文精致秾艳、辞藻华丽,其诗词成就在晚唐时期可谓独树一帜,可与李商隐齐名,具有很高的诗文造诣。  相似文献   
172.
温庭筠代作事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庄  赵薇 《文化学刊》2011,(3):136-140
孙光宪《北梦琐言》所载温庭筠代令狐绹作《菩萨蛮》词事,学术界素来采取信从态度。但王辉斌《温庭筠代作说献疑》对此提出若干质疑。本文针对其所持理由予以逐条商榷考辨,认为温庭筠代作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73.
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个大力制词的文人,其词作专录于《金荃集》中;《花间集》以选本形式保存温词,成为历代选本选录温词的母本。进一步考索这两部书对温词的选录情况,或为探讨温庭筠词体文学创作的成就与词史地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4.
郭尧 《文教资料》2009,(11):10-12
温庭筠作为“花间鼻祖”,其在词曲创作方面对五代及宋文学有着重要影响,而其作为晚唐重要诗人。在律诗绝句上的成就往往因其词曲和乐府诗的艳丽而被人忽视。通过对温庭筠的七律和七绝分析,阐述其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苦闷、悲怆的意境和对晚唐诗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温词并非有寄托,其思想内容不出"绮怨"的范围.但不出"绮怨"并不等于狭窄.温词的"绮怨"中包含着围绕情爱展开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温词在表现心情意绪方面与李商隐诗异曲同工,而词体在表现心理,尤其是女性情感意绪方面,比五七言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6.
尹楚兵  张旺 《兰台世界》2008,(10):50-51
本文对晚唐才子温庭筠这位另类枪手充满传奇的枪手经历及其充当枪手的独特动机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7.
咏物词,早在唐五代已经出现。如温庭筠《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牛峤《望江南》、毛文锡《赞成功》、《接贤宾》、李煜《一斛珠》、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等。所咏之物题材广泛,涉及泪、燕、海棠、鸳鸯、舞马、牡丹、柳。咏物类型也有所不同,其中有宫体咏物之作,如温庭筠《菩萨蛮》、牛峤《望江南》则属心绪有所感发而借物抒怀;  相似文献   
178.
温庭筠作为"花间鼻祖",其词主要载于《花间集》。温庭筠词运用了丰富的颜色词,构筑了色彩的美感。温庭筠词中的月以一种无情无感的自然景观大量出现,被词人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与词情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9.
苏辙两谪筠州,其交游范围、人员均有变化:一谪筠州,与亲戚故旧、谪地同僚、僧道多有交游;再谪筠州,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发生这种变化,客观上与政治环境变化有关,主观上与苏辙的心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0.
清《西游真诠》版本众多,各有优劣,笔者所有的是康熙年间翠筠山房本和乾隆四十五年金阊书业堂本,这两个版本的图赞部分的不同,笔者通过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剖析出不同图赞内容对文本的阐释作用的不同,并初步分析引起图赞不同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市民、文人群体的审美取向的转变情况,以及经济、政治对小说流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