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温庭筠是文人大力填词的第一人,为花间词人之首。他的词浓艳婉媚绮靡哀怨,是一种“男子而作闺音“时产生的独特的“双性之美“。现代心理学揭示无论男女身上都具有异性的特征,这种“双性之美“是心理上双性气质的体现,这也是男子心中的“阿尼玛“原型的作用使然。  相似文献   
92.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象运用上,温庭筠的诗与词都注重对华美物象的客观描绘,但诗中意象流丽动荡,典故众多,带有虚化的幻想,而词中意象浓艳静谧,以写实为主。由于崇尚客观的审美理想,温庭筠的诗与词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他对诗和词已经有了自觉的分体意识.这引发了他对这两种文体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3.
论温庭筠词意象的虚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现象学对意象的理解与温词的特殊美质,在外在装饰之美、女性形象凸现、物象组合三个方面来探讨温词意象虚实运用中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温庭筠的诗分为两类:一类是绮靡的诗,一类是清拔的诗。两类诗的产生,有其传承原因、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它们是互为表里、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都是温庭筠复杂思想与性格的必然产物,要予以正确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95.
《辅导员》2011,(Z2):25
【闲言碎语】每个人都有思乡的情节,温庭筠表达自己眷念故乡的方式,就是字字含情地描写出行时的场景。我们也常用"还记得那时"作为回忆的开头,在描写一段回忆的时候,越是描写得细致入微越能说明那一刻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温庭筠的创作历来被归入艳科,但在其"侧艳"的表面风格下,却蕴含着凄怆悲凉的情感内涵.这样的情感基调,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时代特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8.
宋荦的《筠廊偶笔》和《二笔》的创作受到他的宋氏家学影响,是随着生活的不断积累而渐渐形成的。《筠廊偶笔》成书于康熙壬子十一年,《二笔》成于康熙丙戌四十五年,成书以后的"筠廊"笔记流传至今又产生了诸多的版本。  相似文献   
99.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首词是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代表作。该词短短27个字,读完却让人荡气回肠,欲罢不能。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望江南》以清丽凝练的语言,描写了一段缠绵凄美的爱情,使其成为情景交融,境界高远的名篇。"梳洗罢",起句看似平平,内容却丰富,给人以许多想象。唐朝女子的发饰是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100.
温庭筠和柳永均为婉约词派词人,在才气、身世等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他们的词作却在许多方面有着鲜明的差异;通过比较他们词作的差异,可使读者从更多层面感受词的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