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纳兰词全本都充斥着一种矛盾性的悲剧气氛,这种矛盾来源于纳兰性德本人贵族表象下的一种近乎"平民"化的心态,它思绪敏感、纯任性灵、对待爱情友情真挚深刻,相对于同时代的作家更具有一分打动人心的意识。这些在他的用典素材及用典手法上皆有体现,纳兰多喜欢化用前人小令,着重自然意象,风格婉转。其"平民"心态的形成除了个人自身用典技巧与性格行为有关外,还与大时代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从多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2.
用典为南朝骈文形式方面的一大要素,其技巧的演进与骈文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刘宋时期,骈文初步形成,典故总数相对较少,具体类型主要包括语典与事典,用典方式以明用为主,技巧也相对粗糙,但总体看来,用典较贴切自然。时至齐梁陈,骈文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典故数量大增,方式灵活多样,明用、暗用、反用、借用、活用皆有。同时,用典技巧也走向精湛化,许多作家善于活用化用,不露痕迹,巧妙恰当而又平易自然。南朝骈文用典既可充实文章内容、提高表现力,又可装饰文章形式、增强审美性,在骈文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抒情性是最强的,它是集形式美与情意关于一体。由于古今表达、措词、句式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抓住古诗的这些特点,运用诵读、音乐、绘画等多种激趣方法.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获得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74.
陈振仕 《新闻实践》2006,(12):39-39
温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在做好日常时政新闻报道的同时,各类电视专题片的宣传也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影响。一、做好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的宣传,以典型宣传重点工作,以典型塑造榜样。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主题新闻报道。应该说,  相似文献   
75.
自从宋代开始,就有不少学者喜欢指出苏轼诗用典的谬误之处。他们的言论,记载在笔记或诗话中,其中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16假借童子向他提问,一口气列举了苏轼诗中用典的十个错误之处。本文详细分析这十个所谓谬误,发觉大部分指摘都有值得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76.
《军事记者》2007,(9):1-1
我们的新闻报道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  相似文献   
77.
我国读者应根据《荒原》现代主义作品的文本性质 ,根据诗人的创作倾向及其所属流派和相关流派的创作倾向 ,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更新自己的阅读视角 ,调整期待视域。唯此 ,才能一定程度上弥合SSSHE自己与该诗的理想读者之间的差距 ,才能解读出《荒原》用典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8.
用典是诗歌创作中生成意象的一种重要方式,李商隐更是中国古代擅长运用典故来进行诗歌表现的重要作家。李商隐诗歌用典主要具有主观性更强、融合文体、喜用僻典、构思婉曲、多角度观照等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自我面貌,在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79.
《今日中学生》2014,(3):18-20
用典即引用典故,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进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相似文献   
80.
基于中美外交关系,本文结合美国主要领导人访华期间外交背景和结果,通过分析用典的字面和深层含义,研究其映射出的外交策略。外国领导人在访华中用典,既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赞同和认可,表达了自己的外交意愿,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也让中国在外交中彰显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了中国对外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