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英语作为高中学生所应掌握的第二语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快乐学英语心理资本,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开展英语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真正使英语成为自己的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42.
教育家欧文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也发现.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和适度期望,相处时的心理气氛就比较和谐融洽,同时教师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信任和鼓励。  相似文献   
43.
一、研究背景随班就读作为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大陆有了20多年的历史。随班就读在形式上与欧洲的一体化、美国的回归主流有某些共同之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它在普及特殊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格局中占主体地位。在随班就读中,普通中小学教师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  相似文献   
44.
赵映武 《教师》2011,(28):124-124
班主任工作是与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是学校管理阶层与学生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是最细心、最费心、最操心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成绩直接影响着学校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怀着对社会和学校的积极态度和对家长、学生的责任心,我把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简要介绍如下,希望得到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5.
黄芳 《教师》2011,(34):94-94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五年级学习牛津英语5A时,有一些不适应。确实,5A中的课文模式与4B的课文模式不同了,内容多了,知识多了,还有一点就是语法难了。在5A中,分别出现了There be 句型、情态动词、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等语法知识。但是这些语法知识如何讲才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呢?对此,我作了如下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46.
所谓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兴趣”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为注意与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倾向。新课标改革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中,为使学生能达到一定的识字数量,并巩固所学汉字,我努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从而使学生识字兴趣高昂.效果良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7.
中职学生是国家技能人才,中职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的基石之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无法全面健康地成长,也无法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地需要。因此,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是具有任重而道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正>我国现代教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工业化、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现象,尤其是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不采取轻信的态度,而总是自觉地  相似文献   
49.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怎样才能让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50.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是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使他们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