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篇
教育   234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冬息 《文教资料》2005,(17):179-181
如何确定合同的变更与转让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法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合同法》也未作定义性规定,笔者就合同的变更是否包括当事人变更,合同的变更与合同转让的本质区别及合同转让的法律依据、特征、后果、程序、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供有关部门在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参考。  相似文献   
52.
行政许可建筑侵害相邻建筑的采光权是一类特殊的采光权侵害类型,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受害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济。通过完善行政许可法,引入行政许可中保留第三人利益原则,规范行政机关信息公开行为,保障相邻建筑权利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知情自由和知情权利,可将行政许可建筑侵权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变事后诉讼为事先预防,有效实现对采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3.
债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具有不可侵犯性。当前学界普遍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一些国家的立法对此也加以规定,但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规定侵害债权制度,导致了我国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空白,文章对构建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具体阐述了该制度的构成要件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54.
本文阐述了反诉概念,并从反诉概念出发论述了反诉区别于本诉、反驳、第三人独立请求的特征。澄清了对反诉的各种模糊认识,以利于法院准确适时受理反诉请求,使提起反诉的被告权益在民事诉讼中得到及时的确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55.
债权人在未对主合同纠纷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情况下,仅起诉一般保证人时,《民诉法解释》和《担保制度司法解释》分别作出了追加债务人为共同被告和驳回起诉的规定,从而导致司法实践适用法律混乱。通过厘清保证责任承担的顺序性的实体法内涵和诉讼法上的实现方式,以及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在诉讼中的表达,纠正偏离诉讼法原则的适用法律行为,构建实体法与诉讼法衔接的一般保证合同纠纷诉讼程序。债权人仅起诉一般保证人时仅按照单一诉讼处理,并配合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就能实现案件事实的查明。  相似文献   
56.
王丽丽  吕巍  黄静  李悦  江麟 《软科学》2010,24(6):128-132
第三人效果感知为自变量,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广告作为刺激物,通过情景模拟的问卷调查方式探讨了第三人效果感知对名人广告效果的影响.同时,检验了消费者对名人的喜爱程度以及名人与代言产品的一致性是否会在第三人效果感知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证实了第三人效果感知不仅存在,而且会对消费者对名人代言产品的态度具有负向影响.Chow Test检验证明,消费者对名人的喜爱程度以及名人与被代言产品的一致性会削弱第三人效果对名人广告效果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7.
代位执行,是基于民法中债权人代位权的原理而形成的一种执行法律制度.研究目前代位执行程序和实体上存在的诸如代位执行程序中第三人异议的处理问题,代位执行中到期债权的范围延伸问题等有助于代位执行权更好地行使.  相似文献   
58.
传统观点认为合同作为当事人之间合意的产物,其效力只能及于当事人双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合同相对性规则本身的缺陷也不断的暴露出来,各国法律均开始承认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然而何种情况属于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例外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为此笔者尝试为这一例外提出合理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9.
戴维森与第三人效果:一种舆论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舆论研究切入,结合第三人效果提出者戴维森的经历,从哥伦比亚学派、心理战与舆论战经历、舆论研究核心框架等角度探讨了戴维森的舆论研究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理论脉络关系。研究的最后一部分从学派影响、学术焦点、学科交叉等角度探讨了第三人效果作为理论创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0.
本文将第三人效果假设放在网络意见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发现第三人效果存在延时现象,并就此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