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73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教育   50611篇
科学研究   12721篇
各国文化   112篇
体育   2261篇
综合类   2479篇
文化理论   391篇
信息传播   6097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1153篇
  2015年   2159篇
  2014年   5121篇
  2013年   3760篇
  2012年   4358篇
  2011年   5169篇
  2010年   4749篇
  2009年   4857篇
  2008年   5757篇
  2007年   4874篇
  2006年   3647篇
  2005年   3586篇
  2004年   3905篇
  2003年   4124篇
  2002年   3382篇
  2001年   2848篇
  2000年   2100篇
  1999年   953篇
  1998年   612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81.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和学生事务这一领域内部管理结构特征,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和内部管理结构的特点加以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982.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性恶",其实质是强调人性中本无"现成的善",而非言人性中具有"实质的恶"。荀子善言"类",以为人之类性及理或道规定了其存在之终极目的,故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本内在地具有一种自身趋赴于善的逻辑必然性或目的论意义之善性。是以其在政治上并未导致外在强制之说,在道德上亦主张自力成德,而未导致他力的救赎说。其政治伦理哲学的体系,亦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终始相扣的理论自洽性。人的实存"从心之所可"的人性结构论与目的论的善性说,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整体内涵。  相似文献   
983.
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涵入手,分析由和谐的自我观念系统、均衡的动力系统和积极的适应系统构建的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4.
从代理成本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结构或资本结构问题一直是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从隐性融资成本——代理成本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可以为公司财务管理决策者安排合理的融资结构、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5.
986.
分析2013—2016年房地产行业102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企业绩效受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利用STATA软件对各特征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从微观方面得出以下结论:在股权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有正向的影响,实际控制人性质与公司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在董事会治理方面,实际控制人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有着明显的负向关系;在高管激励方面,董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987.
一是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目标前进,组成社会交响乐,奏出和谐的动人乐章。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中至少应该包涵三个“一”。首先是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只能是奔向一个大目标。南辕北辙谈不上和谐。共同的利益决定我们会共同选择一个目标。其次,和谐文化应当有“步调一致”的理念。方向选对了,如果步调不一致也不行,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再次.和谐文化应当有“统一指挥”的规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交响乐。一场交响乐的指挥只能有一位。社会的交响乐只能由执政党手执指挥棒。没有这三个“一”的理念就谈不到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88.
对翻译的研究从信达雅到忠实,对等,各种派流层出不穷。大多是从词义修辞等方面进行考量,文章认为似乎还可以从篇章结构这一宏观角度进行考虑。文章试图从宏观层面对英汉翻译中基本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989.
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0.
美术教材里除了图片内容外,还有一些不可缺少的文字内容,笔者将其统称为提示语。从它的组成结构上进行分析,可以分成五大板块。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将其分为一、二两级提示语。一级提示语对内容起引导作用;二级提示语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使用这些提示语,但并不能为其所困,并且还需对教材深层研究把握,做出更加符合学生、课堂的有效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