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8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刘铭传的评价,史学界向来有多种看法,分析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的表现及其原因,论证他是一位早期维新思想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92.
介绍《续孽海花》《续孽海花》作者燕谷老人系常熟张映南之笔名。映南为前清甲午翰林 ,曾任朝鲜领事。当时目击吏治腐败 ,外祸迫急 ,对德宗毅然变法有所了解 ,亦有所同情。民国后杜门家居著书自遣。丁丑日寇入侵 ,崎岖于桂林阳朔之间 ,绕道至海上 ,赁一小楼。生活极为清苦 ,乃将所撰《续孽海花》说部稿本售与出版商人。《孽海花》原著人东亚病夫为同邑曾孟朴 ,曾在上海创设真美善书店。生平著作除《孽海花》外 ,尚有自传式之《鲁男子》 ,尤喜翻译嚣俄小说。晚年体羸多病 ,读书虚廓园 ,而《孽海花》说部直至孟朴作古未曾完成。曾氏《孽海花》…  相似文献   
93.
司马光“一生无不可对人言者”,从不做口是心非之事,司马光不是“保守派”、“守旧派”,他的改革主张曾开北宋中期变法之先河。他强烈要求变革赵宋立朝以来的“三冗”、“两积”、“滥赏奢用”积弊,在变法的切入点与如何改的问题上与王安石政见有异。对新法颁行后出现的弊害,他力行罢废,操之过急,犯了与王安石同样的毛病,有得有失,应具体分析,不应以王安石划线,对其妄加诬罪。  相似文献   
94.
论戊戌时期汪康年的变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汪康年主张变法,提倡设议院、兴民权,强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其历史定位应是维新派。本文提出:维新派内部也有激进和温和之分,汪康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分歧在于变法道路上的异趣,他们分别是温和型维新派和激进型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5.
戊戌维新思潮思想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和论述了戊戌维新思潮四个方面的思想特色及其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戊戌维新思潮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认为康有为早在首次上书清帝之前,就已形成君权变法思想,此后一直坚信其为中国变法最理想的方式,从未改变这一基本立场。君权变法模式中君权与变法不是等量齐观的关系,大量史实表明,君权只是前提或手段,变法才是根本目的。君权变法与兴民权之间里存在很大矛盾,但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97.
日本近代史学的发展表明,其近代史观的变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或制约着明治维新以来乃至战后日本史学的发展。史学理论与思潮的不断翻新、史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史观的反复变化,折射出日本近代社会纷繁复杂、波动异常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8.
张炎冰 《钓鱼》2010,(13):12-13
6月14~15日,“2010客友钓鱼俱乐部对抗赛”在江苏昆山市石牌镇举行。  相似文献   
99.
林纾是闽籍作家,不识英文,却引介“西学”, 而且用的是文言,成为译界奇观。“白话”登台亮相,林纾却对“文言”情有独钟,故有“文白之辩”,因此被文学史疏远。所幸“文言”与“西学”在林纾笔下情投意合,称道者众,为“小说”扶正立下汗马功劳,又与新文学启蒙不期而遇,其文学修为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00.
期末评初一历史卷,卷末有两道综合题是这样阐述的: 1.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当时,不同阶层的人对这次变法褒贬不一,后来,《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