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一定历史化背景和思想渊源来探讨人本主义的起源和必要性,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杰出大师马斯洛与罗杰斯伟大贡献做出评论,并对人本心理学局限性作扼要概括,辩证地看待人本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62.
陈列设计中的人本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以马斯洛(A.H.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为代表,近年来迅速发展,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种力量。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  相似文献   
63.
认知主义学派的奥苏贝尔和人本主义学派的罗杰斯都曾提出过有关“意义学习”的理论,虽然这两种理论名称相同,但其涵义、研究视角、强调的重点与目的都各不相同,这些鲜明的差异引发了我们对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和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4.
SCEL是把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新媒体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与指导教师、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网络教学模式满足了学习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需求,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本文简要地描述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新媒体以及SCEL,分析了他们的特点以及运行scEL模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对SCEL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5.
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于是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别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别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很快就有人出价10万英镑,不过老人一直没有答应。有  相似文献   
66.
一、灵感勃发的“情感场” 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依赖于一种真诚、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叶澜教授也指出:“生成的课堂,应该是情景开放的课堂,是呼吸自由的课堂,是心灵舒展的课堂,是人性对话的课堂。”  相似文献   
67.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自由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观和真诚交往的师生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质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研究和借鉴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8.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因为其人性观、注重咨访关系、非指导性治疗等特点而在心理咨询领域备受推宠。在德育中应借鉴其重要思想,从师生关系建立、情感作用发挥、倾听运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提高德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罗杰斯的人际关系论之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际关系论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当代价值:其一,在深化医疗改革中的指导价值。他的治疗关系观是医生对患者的协助关系,特别重视治疗者的态度。其二,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借鉴价值。他的教育观是人本主义教育观,倡导自由学习是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其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0.
罗杰斯首创"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模式,认为来访者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下被放逐的自我可以藉由心理治疗师营造的助益性人际关系得以修复。罗杰斯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积极向上的,人们生活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真实的自我。在罗杰斯"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体系中,"自我"处于奠基性的地位。"成为真实的自我"则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理念的逻辑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