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5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22431篇
科学研究   1007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774篇
综合类   802篇
文化理论   137篇
信息传播   154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2350篇
  2013年   1732篇
  2012年   1945篇
  2011年   2276篇
  2010年   2053篇
  2009年   1856篇
  2008年   2160篇
  2007年   1784篇
  2006年   1157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849篇
  2002年   838篇
  2001年   759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2.
周少军 《学语文》2006,(6):49-49
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审美创造训练。学生用书面语言描述大自然和社会人生之美,表达美好的思想和健康的感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和学生作文的合作过程.是一个教、学、做的统一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真、善、美的完善过程。所谓创美能力。是指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和美化自身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创美能力。我注意引导学生用独到的眼光发现美,诱导学生用独特的思维创造美.指导学生用精确的语言表达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里仅就第一方面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33.
本以现代教育心理学为指导,探讨在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发散思维,该怎样深入数学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34.
35.
维群 《收藏》2006,(4):168-177
艺术上的任何一种创造,都是对历史的突破,是对感觉的一种创新,能给人以新鲜感受和启示,欣赏林浩湖的画亦当如是观。尤其是人们热衷于寻求艺术的商品效果时,寂寞求道,执著于艺术本质至诚如金石是最可贵的了。  相似文献   
36.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对教育对象所要达到的质量规格做出回答,因而它必然包含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本文将借助现代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人体本质特性的阐释以探讨教育目的的合理选择与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7.
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景观街改造后的影响及意义,倡导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创造城市美。笔者试图为城市设计及规划提供一种合理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入手,旨在探讨中国戏曲的意境所具有的美学特色:以情景交融为主要特征、以虚实相生为美学原则、以意蕴无穷为内在本质;最后指出新时期应该加强戏曲自身的发展,以及建立民族戏剧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9.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些变化又赋予了竞技体育以新的内涵与特征。采用文献研究法,试用辩证的眼光对现代竞技体育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一些新的认识。研究结果为,现代竞技体育在新的世纪里已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即现代竞技体育的高度和谐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竞技水平的可发展性,公平、公正、公开性。  相似文献   
40.
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支山水美学 ,由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和道家的“澄怀味象”发其端。儒家以山水“比德” ,至汉而美感退化。文艺家对山水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是从《楚辞》时代至南北朝 ,有宋玉肇始的赋家山水 ;顾恺之、宗炳等的画家山水 ;袁崧、谢灵运等的诗文家山水 ,呈现为三种类型和三个相衔接的阶段 ,人们终于突破了头脑中“比德”等种种障碍 ,而对大自然山水“情用赏为美” ,并有诗文绘画中再度的审美创造。山水美学经历漫长的发育期 ,终于成型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