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30篇
科学研究   1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首先分析了类比策略在包括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内的公共事件干预中的独特优势;然后着重分析了这一策略在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干预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高校所拥有的大批类比艺术高超的教师队伍以及教师与学生间认知结构趋同的特点是高校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采用类比干预策略的独特优势。同时,类比策略以相似性为基础、属于以一对多的格局以及相关参与者富知、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等特征也容易导致类比干预策略失败,故应审慎运用。  相似文献   
52.
在封建社会反腐法制史上,清朝防止群体性腐败法律制度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具有完善的内容,结构体系比较完整,具有提前抑制腐败圈的形成、瓦解已存在腐败圈的作用,是以控制社会关系为基本思路的防止群体性腐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群体性事件出现及发生频率的增加反映出我国已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这些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出于某些原因,采取公开集体抗争的形式来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各类群体性事件的现象,揭示其本质,分析其成因,尝试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框架下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54.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身的特点与网络技术特点的契合,使得他们容易通过网络产生统一的、偏激的舆论情形,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而我国高校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存在的不足,又为这种"网络——现实"模式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要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要在网络制度、网络道德的建设,自动化网络监控系统,高校教师的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55.
因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高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高校应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识别、研判等机制,加强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通畅的学生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从理念层面的反思、培养利用引导网络媒体的能力、建立稳定完善的体制机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策。  相似文献   
57.
本文基于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群体性特点,提出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达到整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8.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对950名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使用SPSS和AMO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线上积极反馈、群体性孤独等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网络自我表露在年级、专业类型和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差异,线上积极反馈在年级、专业类型、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差异,群体性孤独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网络自我表露与群体性孤独呈正相关,积极网络自我表露与线上积极反馈呈正相关,线上积极反馈与群体性孤独呈负相关;(3)线上积极反馈在网络自我表露与群体性孤独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9.
杨红 《东南传播》2014,(6):118-12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集群行为,其因瞬时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等特征对社会产生影响。从中立性立场出发,网络群体性事件既可以是促进政治发展的,也可以是威胁社会安全的。我国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大众关注,为引导网络行为的良性发展、构建合理的网络秩序,需要开展以政府为发起方、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网络治理活动。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中开放的政治通道、有影响力的盟友加入、精英的分裂以及国家的支持或抑制态度的四维分析不仅为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提供了合理解释,而且立足于此理论,可探寻出有效的网络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0.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和用人单位基本用工制度的群体性案件,是劳动争议中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它不仅牵涉面广、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而且破坏性强,处理稍有不慎便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可以说,群体性劳动争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极容易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