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带一路"愿景下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当前国内、国际经济互通发展中,文化互通的必要产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再次提出,除了经济的互通外,文化交流也是不可缺少的。关于北魏音乐形态的历史考源,是将古丝绸之路上传入北魏的音乐形态,以及鲜卑少数民族政权对汉音乐文化的吸收融合为对象,进行的探究,也是"一带一路"发展思潮下,对于北魏音乐与"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2018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及公园城市理念,进而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理念影响,以及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与实践。试图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包括:古代"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发展;近代西方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倡导;大地园林化运动中"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的愿景;城市大园林建设下"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构想;山水城市探索中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思想;公园城市理念发展中"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当前认知中更完整地理解公园城市理念,并以期有助于当下建设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23.
对“湖湘”语词产生之年代及其所涵盖之地域范围的考证,可以认识湖湘地域究竟在何时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具有相对独立之人文地理概念已经成型,进而有助于探究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质的地域文化之形成乃至成熟的历史。“湖湘”一词并非出现于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五代时期,而是产生于初唐,在唐代的各种文献中已经大量出现。至五代时期,人们更是将其与马楚范围等同。当时“湖湘”语词所指认的地域范围,与现今湖南省的辖域范围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4.
方言本字考,就是从音韵史和词汇史的角度在古代献中寻找与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相对应的词语,从而追溯古今词语的渊源关系。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简述前人关于汉语方言本字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二是近代漳州三种十五音方言本字考源举例。  相似文献   
25.
北方方言里"知道"、"知不道"实际上该记作"知到"、"知不到"。汉语史上较早出现了"知道"一词(语),导致此后出现在口语中表"知"义的"知到"因讹而记作"知道"。后来,这一形式的标准化又反过来阻碍了"知不到"的发展,从而导致"不知道"的最终胜出,乃至今天"知不到"("知不道")只见于个别方言口语中。  相似文献   
26.
商城方言常用词“就”现多被记音为“斗[t?u51]”。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发现商城方言“斗[t?u51]”的本字为“就”,应是方言词文白异读的当代遗存。通过“就”与“斗”的古音及其演变考察、普通话“就”与商城方言“斗[t?u51]”在当今各种语境下的词义对比及对应关系考辨,可进一步确定“就”为“斗[t?u51]”之本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