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62247篇
科学研究   220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63篇
综合类   1479篇
文化理论   96篇
信息传播   1017篇
  2024年   636篇
  2023年   2577篇
  2022年   1373篇
  2021年   2118篇
  2020年   2037篇
  2019年   2074篇
  2018年   865篇
  2017年   1647篇
  2016年   2001篇
  2015年   2981篇
  2014年   6712篇
  2013年   5285篇
  2012年   5273篇
  2011年   5979篇
  2010年   4620篇
  2009年   4111篇
  2008年   4491篇
  2007年   3239篇
  2006年   2404篇
  2005年   2451篇
  2004年   1833篇
  2003年   1101篇
  2002年   711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中国德育》2005,(10):F0004-F0004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东郊风景秀丽的燕鸽湖畔。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精良,办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可敬,培养的学生品位高,素质好。  相似文献   
72.
①课前预习,自主识字;②课堂合作,掌握方法;③课后巩固,探究延伸。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中考命题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大背景,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观念、考试策略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共同点,体现出一种变化发展的共同趋势,映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我们掌握了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后,就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4.
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而学习方式的突破关键一项就是教师应大力推进探究性教学,它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革过去"传道"为"导航"、"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75.
针对国内形体运动重形体、轻育人、略健康的问题,提出未来国家形体运动的理念应是在原有“健、力、美”的基础上,其重心要从“形”转向“人”,以促进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整体性改革。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开展家庭探究性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实施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7.
本文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并对“阅读发现、探究释疑、扩展留白”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依据、师生的地位与教学策略以及模式的三个环节、应遵循的原则作了具体的研究。强调了教学对象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方式的主动性,它是教学双方进行探索、真诚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改变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产研学结合等几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理念: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教学逐渐由知识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不断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才能逐步得以体验、感悟和内化。  相似文献   
80.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5,(11B):22-23
偌大的卢湾体育馆被划分为两部分,左侧是全校1800小学生,右侧是1800名学生家长,整台节目的形式为“师生同演”。2小时的节目结束了,“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命题却始终萦绕在记脑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