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90篇
科学研究   187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将《英语习得法》置于霍姆斯的四模式分析框架,对其出台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少数族裔学生成绩低下、教师资源和课程文化难以满足多元化学生的教育需求、主流社会担心其语言和文化受到威胁、少数族裔学生不断增长以及族群构成更加多元等,构成了《英语习得法》出台的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2.
走进桓台县实验幼儿园的大门,你会感觉到处生机盎然,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活泼自信的幼儿团体,都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气息。自2005年开展“阳光教育”园本课程研究以来,我们努力创建阳光的教育教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教育活动,打造阳光教师队伍,培育阳光快乐儿童,构建阳光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3.
池莉 《辽宁教育》2013,(2):34-34
英国教育,被公认是最好的教育,它的宗旨,无非如赫伯特·斯宾塞说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要知道,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文明程度一步步提高,这并不是我们人为建造的方式,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有机产物。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受到新环境的生存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增长智慧和能力。由于新环境的生存挑战完全不可预测,因此,  相似文献   
14.
海娜 《中国钓鱼》2012,(3):46-48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盐田区的大梅沙,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海岸线长19.5公里,蜿蜒曲折,山水相依,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只真正的台湾黑熊,胸前月牙形的白斑就是我的“注册商标”。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先辈们的足迹遍布亚洲各地,从日本、中国到阿富汗、巴基斯坦。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自然环境过度开发、人类活动频繁,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小,成员也越来越少。就拿我们台湾黑熊这一支来说,目前,我们仅仅生活在台湾高山的森林里,那里的地形崎岖陡峭,人迹罕见。  相似文献   
16.
团队拓展训练一词是国内对于体验式教育的本土化认知,是利用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让团队通过这些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磨练,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给成员搭建一个认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充分体验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通过团队学习感受团队文化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开放心态和相互...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也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美术与环境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始终以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及其中的人和事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和创作之源,而且美术总是以一种理想化和审美化的眼光来看待和创造一种意境.这在东西方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体现尤其明显,另外,材料的运用也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阶段.对他们进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人作为主体,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口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 包括人口数量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口质量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要改善人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必须从人的自身去寻找对策,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谢菲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31-132
追溯客家的渊源,它原本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汉民族中的一支民系。由于战乱或其他政治、经济等原因,秦汉以后,尤其是西晋以来,客家的先民大量南移。据历史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中原  相似文献   
20.
王艳 《现代语文》2006,(3):87-88
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二战后的世界文学界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大师级的人物。略微对文学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他写的人变甲虫的《变形记》,还有土地测量员K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走进那个近在咫尺的《城堡》。他的作品中没有明确的地点和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或时代的交待,甚至有的小说中的人物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只用字母加以代替。读他的作品如同看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恐怖电影,整个人都被封存在阴暗沉闷的死亡气息之中,迷离得不知道过去和未来,只是停留在他用文字筑起的一个迷雾重重的诡异世界。正是这些迥异于以往文学作品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