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1篇
教育   732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让儿童体会古诗词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教学《山行》时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叙事性文学样式,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等吸引着学生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有必要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授予学生品读小说美点的技巧,并引导学生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达成上述目标呢?一、初读品味文本的结构美结构,作为小说存在的物  相似文献   
13.
纵观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内含饱满多姿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幽美意境,深邃感人的抒情色彩,这对于渗透心育有着优厚的条件。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育契机,把心育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简论探春     
曹雪芹对探春这一形象倾注了极大心血,但在后40回高鹗的读书中变得身影模糊,且结局令人生疑,可重新予以推定。  相似文献   
15.
人民大会堂是我国最高的政治活动中心,又是最高的艺术殿堂,艺术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上的阐释,在这里得当了最有效的实证;人民大会堂里的中国画如果被称谓“艺术的国家形象”,确切地说是最能代表着“国家的艺术形象”;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画作,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作品展示场地及其化内涵,都可以说是政治与艺术结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师范音乐教学的任务在于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人才,所以提高师范音乐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途径。当前,素质教育正成为时代潮流,社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校音乐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播音乐的乐理知识、教唱歌曲之外,还应向学生传播音乐审美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通过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陆迎真 《文教资料》2006,(35):91-92
山水散文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柳宗元在散文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结晶。他用精练的文笔和清峻的语言,显示小山小水独特的风貌:形象清丽,色彩清雅,乐音清幽,舞姿清灵,浸润了柳宗元对山水自然美的独到的审美思想和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8.
高师声乐教育在加强歌曲表现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思想修养,二密不可分。一首完美的音乐艺术作品,它不仅要求运用良好的声音技巧来处理歌曲,而且还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通过思维把歌曲内容形象变成有感情的歌声,这也是歌唱思想修养,学艺术修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言为心声",精彩的对话不仅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文章的主旨。因此,对话描写就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构思的过程中,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框架,借助对话描写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拓展文章的脉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课本中的美,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蕴涵于生动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学生能探索这蕴涵的艺术美,获取其艺术真谛,教师就应对文章中的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变成学生容易感知、鉴赏的审美对象。于是,我尝试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成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