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先皖 《英语广场》2022,(30):45-49
《阿拉比》是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一个短篇。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小男孩,他通过对初恋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衰败残酷而顿悟了、成长了。小说《灼人的秘密》自奥地利小说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文中也有一个小男孩,发现妈妈的婚外恋后,领悟了、成熟了。这两篇所描述的都是童年时期的故事,都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都是带着读者一起“长大”的故事。  相似文献   
62.
63.
姜德明 《寻根》2001,(1):55-55
(桑松)、《马来亚的犯人》(茨威格)。1949年后,他又出版了译作《农民》(巴尔扎克)等多部。他为“明日社”的出版物写了不少广告,每篇不过百来字,又不乏学气息,可以作书话来读。如:  相似文献   
64.
茨威格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为情而生、为情而困、为情而死的堪称“情圣”的艺术形象,其人物典型中所蕴含的诚挚、仁爱与自我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细腻超卓的心理描写艺术,展现了作为一代心理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创作风范。  相似文献   
65.
黄支东 《文教资料》2006,(29):86-87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影响了张爱玲和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张爱玲和茨威格都善于捕捉瞬间的心理,通过心理描写凸显人物的潜意识,从而揭示人物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6.
极写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应该给予重视。让我们先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的极写艺术。在此文中,茨威格成功运用欲扬先抑、极扬极抑的极写方法,对列夫·托尔斯泰的面貌、长相、  相似文献   
67.
崔伟伟 《现代语文》2006,(11):65-66
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疑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他以凄美哀婉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陌生女人”悲情而又短暂的一生。这个为爱而活、为爱而死的“陌生女人”也成为作家成功塑造的诸多理想女性形象中最令人感动的一个。就连大作家高尔基在读过此篇之后也不禁坦言道:“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情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①陌生女人的“悲”在于她用尽一生去等待与守护一份无望的爱情,一句“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饱含了多少无奈与辛酸!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爱情悲剧中,由于…  相似文献   
68.
纵观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其创作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是事实。但是笔者对茨威格小说“除了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外,看不出别的特征”这种观点,却是万万不能苟同的。我们认真阅读和分析茨威格的小说文本,发现并不仅仅是再现和图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有其特殊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69.
斯·茨威格与弗洛伊德-兼论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和弗洛伊德同属犹太血统,前者魂断巴西,后者客死伦敦,他们俩是好朋友,对 社会、人生、文学艺术等许多相似的看法。茨威格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很大,在其著作中对弗洛伊德一生的人品、学说及影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70.
茨威格笔下的东方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时代而异,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变化,东方他者形象分别以理想化形象或负面形象出现,从整个东方他者形象体系来看,他者形象表现出概念化、极端化特点。其中晦暗的近现代东方他者服务于确证和陪衬着文明先进的欧洲(西方),受作家的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和欧洲中心主义思潮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