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1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庆州位于韩国东南部,自公元前57年新罗王国开国起,到935年末代国王散顺工向高丽投降为止,凡992年,都是以此地为都城。  相似文献   
42.
正从泰国曼谷北上85千米,便来到了泰国古都Ayuthaya,音译阿育他亚或阿瑜陀耶,意为"不可战胜之城",华侨习惯称之为"大城"。这里是郑和下西洋曾到过的地方,建有香火旺盛的三宝公寺。大城王朝辉煌400年大城位于湄南河、华富里河、巴塞河三河和一段人工河围成的河心岛上,距离海洋不远,古时海船可开到这里停泊。大城四周环绕着肥沃的稻田,物产丰富,是非常理想的  相似文献   
43.
海西山翠萝寺是舟山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座寺院。文章从宋元时期(洪武海禁之前)昌国县四乡分界入手,考证出海西山的具体位置为今岱山岛西部,再从现今岱山岛的形成历史考证出"海西山"是岱山本岛茶前山至宫后山一线山脉及沿岸平地滩涂形成的岛屿,改写了明清及现当代舟山历史地理上一直将岱山全岛整体作为蓬莱乡属地的错误。以南宋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所记翠萝寺所处地理位置在岱山作为应证,解决了宋朝岱山镇(市)的区域不包括岱山西面岛屿的问题。在翠萝寺所处岛屿海西山问题解决之后,文章从历代地方志史料中确定现今的资福寺遗址就是翠萝寺,并就翠萝寺遗址被错认为创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的北界村(嵊泗列岛)的资福寺这个张冠李戴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对中唐诗人白居易由一名积极入仕的谏官,到隐居香山的介绍,探究了其中的社会和个人的原因,揭示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兼济”与“独善”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45.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4课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相似文献   
46.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和西域文化渊源,以及在汉文化地区的后续影响情况;继而分析了本窟西秦壁画鲜花、花鬘供养图像及花树庄严图像与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的关联。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具体、真实地反映了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和新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7.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著名思乡诗。诗中的"巴山夜雨",既描写了四川盆地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现象,又包含着诗人细腻的感情和高超的写作艺术。该诗写作于李商隐任职梓州幕府时期,写作地点为唐代东川节度使辖区,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及其附近的嘉陵江、涪江流域地区。  相似文献   
48.
随着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婴幼儿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红寺堡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群众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要求愈来愈迫切,红寺堡区农村幼儿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初步统计,红寺堡区共有幼儿园14所,红寺堡区5所,红寺堡镇1所,南川4所,大河1所,沙泉1所,太阳山2所。可见,红寺堡农村幼儿教育已成为红寺堡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在红寺堡农村应运而生,如红寺堡中心幼儿园,家庭"庭院式"幼儿园和学前班等,他们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农  相似文献   
49.
缪鸿孺 《考试周刊》2011,(23):213-214
《佑民寺建筑与佛像》研究性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到佑民寺实地观察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导游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0.
北魏神加鹿四年(431年)平城长庆寺《造七级舍利塔砖铭》,为王银田教授2005年12月于日本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所见。此石入藏后并无拓本流行,更未在日本或中国国内作过任何形式的介绍。此次不仅照录了铭文,而且阐述了作为皇家寺院的平城长庆寺的大致情况。铭文所记北魏平城长庆寺劝缘兼作铭记的僧人永慈、建造佛塔的僧人恬静、译大藏经30部并置之入塔的僧人苴倩和昙云,则对北魏平城时期的高僧有了新的认识。《长庆寺造塔砖铭》本身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魏早期书迹,其隶楷即楷书而带有隶意的面目,又揭示了北魏平城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这就是北魏早期的碑版书即铭刻书,或楷隶,或隶楷,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全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碑石自身的规格,同时也取决于书手对各种书体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