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在自然界中,流水总是打着旋儿向前,浓烟总是旋转着飘散,大气也容易形成旋涡状气流,这些普通常见的景观竟然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难题,令科学家至今头痛难解。  相似文献   
322.
广泛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蝴蝶效应",提升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本文从课外阅读的好处、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课外阅读的读物选择、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的成果五个方面阐述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变"阅读"为"悦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323.
混沌理论作为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给传统学习观带来巨大冲击。混沌理论对个别化学习初始条件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过程控制、学习评价有效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理解和掌握一些基于混沌法则的学习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24.
俞昕 《中学数学研究》2011,(9):F0002-F0002,1-4
1 问题提出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提到: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相似文献   
325.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会让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产生的微  相似文献   
326.
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冲击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沌学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对建立在线性的封闭系统观、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基础上的传统教学设计观带来巨大冲击。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其设计、控制与优化可以从混沌理论的角度重新思考,从而拓宽现代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327.
目前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具有深深的拉普拉斯因果决定论的烙印,是相对封闭的、线性的、可预测性的和负反馈的教学设计.它应用到动态、复杂的商务英语教学情景时,往往缺乏灵活性.混沌理论主张开放、动态、非线性、不确定性、正反馈等特性,为研究商务英语教学带来全新视角,即商务英语教此循环设计商务英语教学过程,才能达到优化商务英语教学过程、提升商务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8.
“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学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到教学设计领域。简要介绍混沌学的基本特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从教学设计中的非线性思想、教学设计中的蝴蝶效应、元认知学习与分形以及教学评价与奇怪吸引子等方面探讨混沌学原理在现代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9.
"蝴蝶效应"改变初始条件能引发未来状态的巨大差别的道理,实际上隐藏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影片<罗拉快跑>中罗拉经历了多种偶然性后所得到的不同结果正是这种改变初始条件便改变整个结局的真实写照.从罗拉的奔跑中探索必然和偶然的主客观性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330.
网络求助往往引发超出预想心理代价,导致了所谓的“网络暴民”的出现。“网络暴民”侵害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引发出不可小觑的“蝴蝶效应”,鉴于此,我们应该通过报纸等媒体对网络道德监督偏差来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