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682篇
科学研究   395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9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康健  胡祖光 《科研管理》2014,35(5):19-26
螺旋模型中的企业维度可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具有不同特征并互动演化的亚类,依据SCP分析范式,在解析"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和行为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推演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两个并行互动的创新三螺旋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在理论上丰富三螺旋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上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详细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2.
冯楚建  蒋艳辉 《科研管理》2014,35(11):84-91
由Etzkowitz和laydesdorff提出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理论,由于缺少对社会创新的重要角色——"用户"的关注而迫切需要改进。本文以"在线社会网络"这一"用户"聚集的平台为基础,以嵌入式方法在三重螺旋模型中引入"在线社会网络"要素,阐述了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模型的运行过程与机制,并提出了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计量算法,实现了创新理论中"用户"角色的明确界定与计量。  相似文献   
73.
根据三螺旋模型的基本框架、产学研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内嵌两阶段链DEA模型和多重螺旋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的测度结果较好;皖江城市带存在显著的科技梯度现象,科技创新没能实现承续性以及存在各要素投入存在不合理等现象。从区域内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内部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大;从分阶段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产出的效率明显高于将科技创新所需资源利用并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4.
正的欧阳颀教授,就是这五位教授中的一员。从图灵斑图到合成生物学,欧阳颀教授将自己的专业领域与研究成果,与记者娓娓道来。探索斑图的奥秘欧阳颀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本科,1986至1989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学习,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89年于美国德洲大学奥  相似文献   
75.
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视角下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定位和作用,提出要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根本;以畅通生态运行机制为基础;以构建利益驱动制度为关键,重塑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6.
主要从焊缝的余高、焊缝的宽度、焊缝的过渡角、焊缝的均匀性等方面入手,分析焊缝外观形状,包括有集合参数和控制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浅谈螺旋埋弧焊钢管的焊缝外观的控制,着重阐述其成型特点与控制难点,并就这些难点与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对实际工作与生产实践产生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77.
  新形势下,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挑战,系统提升我国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然而,我国现有知识创新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仍是以“大学、企业、政府”构成的“三螺旋”框架,无法体现新时代多元化主体、多样化路径、多种创新模式的平行共存与协同演化特征,致使研究者破题“卡脖子”难题时缺乏整合性视角与适用性框架的支撑。本研究基于知识创新范式转型背景下影响我国以系统工具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挑战,深入探究新时代“模式3”知识创新“多重螺旋”(N-tuple helices)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征与拓扑结构。以之为基础,讨论系统性提升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应对“卡脖子”挑战的可行路径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8.
79.
卧式螺旋离心机是实现固液分离的一个关键设备,其高效分离性能必须通过完善的自控系统才能实现。本文根据对卧式螺旋离心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PLC的结构、工作原理、硬件选择及离心机分离控制系统设计,以提高安全性,实现自动控制,并且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80.
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学生接受知识不均衡的"信息沟"现象。通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可以从课堂舆论环境的角度对这种现象的衍生机理加以剖析,并在解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供作为课堂舆论环境之调控者的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