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缺口     
早在上帝造我的第一世时,就曾问我想成为哪一类人,我脱口而出:“美女。”上帝又问:“你是想做王昭君、杨玉环、貂蝉,还是西施?”我考虑到杨玉环、貂蝉和西施都是红颜祸水,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王昭君。 就这样,我前世的前世就是王昭君。  相似文献   
22.
民国时期的绥远省相当于今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岛海和巴彦,淖尔等六个市。1931年傅作义出任绥远省主席,主政绥远。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傅作义及其所一部被阎锡山调往山西,日军几乎无阻碍地占领了绥远省会,身为绥远省主席的傅作义深以为憾:  相似文献   
23.
雷琼 《华章》2013,(23)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鲁迅代表作中《故乡》中塑造出的人物,是一个上世纪20年代典型的妇女。记忆中的杨二嫂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终日坐着,人都叫伊为“豆腐西施”,眼前的杨二嫂已经不施脂粉,颧骨突出,瘦的像图画仪器中的圆规,杨二嫂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的变迁所造成,本文主要从杨二嫂的变化中窥探当时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枷锁。  相似文献   
24.
歌剧《西施》是一部创作和演员全部来自中国本土的一部讲述古老中国故事的歌剧,由国家大剧院倾情打造。自首演以来,以其充满诗意的音乐和唯美的场景受到较高的评价。本文就观看《西施》后的一点感受对其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5.
我平时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做是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样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  相似文献   
26.
孔明珠 《中文自修》2011,(12):44-46
我喜欢读短篇小说和千字散文,也喜欢写短文。刚开始写作是因为向晚报副刊投稿,有篇幅的限制,后来习惯了,似乎是掌握了写作的节奏,像卖油郎一样,"唯手熟耳"。我觉得写文章注意语言的音律和节奏非常重要,在美学上,这有很深的理论,我们简单一点讲,  相似文献   
27.
西施浣纱是古时越地女子日常劳作的实景,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西施浣纱的形象并非来自提供了西施题材原型的文献作品之中,而是直至南朝萧梁时代才出现。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和审美风尚有很大的关系,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发展到文学自觉时期在女性形象塑造上政治托寓色彩淡薄,转为玩赏性的实写以及追求飘逸清丽、虚幻绮美、颖悟旷达的特点,也是对我国"女子-水-情爱"模式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8.
中国古代对长相出众者的描述很有意思。对古代四大顶尖美女通常用“沉鱼落雁”“、闭花羞月”来形容,对长相上描述则多为“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嘴,腮若桃红、肤似凝脂”,后来者则以四大美女为参照,比如“貌若西施”等,这种描述通常对于读者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西施长得什么样,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能否达到“某某花”的级别也不得而知。而对男性的描述则以盛名在外的美男子“潘安”为参照。如果说谁“貌若潘安”,则有点“帅呆了”的意思了。尽管现在我们对于古代帅哥美女们的印象只停留在字面上和想象中,但有一点我们能…  相似文献   
29.
本文将对古时美女西施善舞的事实进行一个探究。首先对西施和她与舞蹈的不解之缘进行概述;其次讲西施利用其善舞的这一利器与吴国所进行的政治斗争;最后叙述西施与善舞有关的"两笑半"故事。  相似文献   
30.
正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教学该段时,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往往会关注杨二嫂"拿走狗气杀"这一细节,得出杨二嫂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