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90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东北文化传播的载体,存在表现形式小品化、人物设定丑角化倾向。这种结构形式,使东北人的形象被解构,"东北形象"作为所指的意涵呈现了扩大化和变异化倾向,负面形象的所指意涵造成了受众对东北地区形象的误读,长白山文化的厚重决定了我们对它传播的责任。本文通过创作者应对东北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对文艺创作的新常态思维运用,提出重塑东北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虞陶唐 《职业圈》2011,(13):58-59
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刻,"快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那是理所应当的。而当人们突然充满了"慢下来"的渴望,渴望过一种不再承受太大压力的生活的时候,消费模式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相似文献   
13.
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深居简出,却著作颇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非传统的追求自由的呐喊看似矛盾,实为狄金森反抗父权社会的一种策略。她模拟社会为女性设定的角色,从而颠覆父权社会赖以生存的二元对立逻辑,创造属于女性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直接在人的基本素质层面影响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诚信缺失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内容和状况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具体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分析。针对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高校应着力于从文化和道德层面促进建立大学生的诚信体系,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大学生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科技英语长句通常结构复杂。层次纷纭.修饰成分相互套接。语序错综。因而在译成汉语时较为困难。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将长句解构为多个小句.表达时根据原文主题意义、逻辑、各小句意义等重构译文。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在本质上是客观世界的离散化、数字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具体表现为行业间海量数据的跨界融合以及行业内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学术期刊大数据出版可以理解为符合大数据思维模式、理念和精神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为和业态.本文分析了学术期刊自身与生存环境的离散化、数字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探讨了学术期刊大数据出版的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叙述跨文化经历的一篇小说 ,艾米·谭的《女儿愿》中有以下一些互相冲突的对立因素 :过去 现在、西方 东方和男人 女人。从表面看 ,艾米·谭似乎更偏重过去、西方和男人。当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重新阅读这篇小说 ,便可看出艾米·谭并没有偏向以上对立因素的任何一面 ,它是不同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 ,是文化多元时代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失落者的心态,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父亲形象进行解构与嘲讽,同时用“巫女”般的恶毒“诅咒”爱情,把它解构得只剩自私、冷漠、恐惧。她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挖苦、嘲讽了亲情、爱情、友情。张爱玲极其冷静而残酷地撕下了蒙在情感上面温存的面纱,让那些猥琐、畸形、变态毫无保留地晒在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无奈和讽刺。  相似文献   
20.
“人在人上”是依附于任何人身上的“鬼”,并构成了特殊的“鬼文化”。《玉米》对此以“权欲”作为阐释的视角,通过对生命个体在“权力欲望”的役使下的生存心理的细腻刻画,在人性状态的解构中,完成了人类共有的“人上人”欲求的恶性循环,在悲剧命运的轮回中不断重复、延续的形而上生命和文化命题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