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1137篇
科学研究   869篇
各国文化   153篇
体育   542篇
综合类   249篇
文化理论   101篇
信息传播   2170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1366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469篇
  2011年   1746篇
  2010年   1203篇
  2009年   1166篇
  2008年   1338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22年2月4日,冬奥盛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冬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省的冰雪运动持续升温,河北省档案馆对冬奥档案的征集、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笔者采撷了河北省冰雪运动档案记忆中的几朵花絮,讲述河北人的冰雪之恋和冬奥之情。走近石家庄老年冰球队发起人在河北省档案馆退休干部宋少珍家中,保存着一套不同寻常的冰球主题家庭档案。最早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冰上运动照片,不同年代的球杆、冰球鞋、头盔、护具,各色球服、奖牌、纪念品……一件件独具年代感的冰球运动实物档案、一张张冰上运动照片,记录着一支民间冰球队的发展历程,见证着冰球运动爱好者的冰球情结。作为一名老档案人,宋少珍细心地将这些实物和照片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编写说明,形成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冰球记忆”。宋少珍的爱人房勇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老年冰球队的发起人。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冰球队,常年活跃在河北省甚至京津和全国的各大赛场,他们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变向摆脱、带球突进、活力四射。看到他们一个个矫健的身姿,很难想象他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谈起这支冰球队,年近七旬的房勇兴致勃勃地戴上冰球帽,拿起冰球杆,一边向我们展示着打冰球的动作,一边如数家珍地向我们讲述了他与冰球队结缘的故事。  相似文献   
52.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53.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54.
郭慧  曾超 《东南传播》2022,(6):24-26
电影《长津湖》通过典型人物刻画与双向融合叙事的艺术手法建构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美国霸权主义、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现实主义的影像特征催化了受众情感共鸣和集体共情,使电影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意义内蕴。浸润文化自觉的导演思维投影了“抗争美学”的影像风格,提升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电影对长津湖战役集体记忆的建构与延续,将助推青少年受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5.
社会记忆建构:档案文献编纂社会功能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文献编纂:多维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对象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源远流长",在我国,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史相因,不断发展,其规模之巨大、成果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56.
我是北京档案人的幸运者 从来没有想过,我与奥运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56天——2008年3月5目,我受北京市档案局领导的委派,并得到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领导的批准,走进了北京奥运大厦。我的工作任务是承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13个非竞赛场馆及有关部门的档案督导工作。自己居然与百年奥运这样的历史事件有了直接的联系,我倍感幸运和荣耀,但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57.
近两年来,读书界掀起了一股品读经典的热潮。在我的主要记忆里,先有刘心武的《红楼梦揭秘》,后有易中天的《品三国》,再有于丹的《论语》、《庄子》"心得",前后呼应,红极一时,不仅"火"了,简直"疯"了。"跟风"和"模仿"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面对诸多因品读经典而一夜走红的案例,大大小小的刘心武、易中天和于丹们纷纷披挂上阵,或在央视开讲,或在各地走穴;  相似文献   
58.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事终生难忘;对于我而言,汶川大地震已成为那难忘的部分。尽管和很多同行一样,我也不愿意再提起、不愿意再诉说,但是那些场景却不可回避、历历在目。无法肯定,这些记忆会否彻底改变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59.
《新闻三昧》2008,(1):13-13
1995年1月1日,崔恩卿实现了自己最重要的一个人生梦想.这一天,已经在半年前改出日报的北京青年报再次扩版,全面进军早报零售市场,开始了垄断北京人早晨媒介阅读的6年美好时光.当然,此刻的崔恩卿不会知道,一年以后的9月11日,他将不得不为"果奶中毒事件"的报道"谢罪辞职".无论未来的北京青年报走向顶峰还是滑向谷底,担任过13年社长的崔恩卿都仅仅是一个记忆中的符号.  相似文献   
60.
一、档案文献编纂:多维学科视野下的研究对象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源远流长”。在我国,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史相因,不断发展,其规模之巨大、成果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然而,由于历史与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这项活动的认识在性质和意向上各不相同,并导致以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为特定对象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呈现出不同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