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汉魏六朝作为中国韵文文体的唯美演进期,诗体风貌在艺术质素的迅猛增长中逐步实现唯美化演进过程:由情真辞质的古诗十九首体貌,经气盛辞丽的建安诗体貌,最后形成绮靡典丽的六朝诗体貌。汉魏六朝诗体的唯美化进程是文学走向自觉的一种体现,它为唐代文情并茂的诗体形成,准备了足够的艺术条件。  相似文献   
22.
汉魏六朝七言诗遭受冷遇深层原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众体之冠,然而在汉魏六朝的一长段时间里,却长期遭受冷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体制的原因,也有时代类系统整体的原因,还有体发展中由简到繁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七言诗经过在汉魏六朝小规模的发展,终于在唐朝追上了五言诗,与之并驾齐驱,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3.
安徽太湖籍诗人朱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以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在维护诗的审美特性和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在创作中注意吸收古典诗词合理的艺术形式,精心创造形式完美的新格律诗;他主张借鉴外国各种诗体经验,努力实现新诗诗体多样化;他积极倡导现代叙事诗,并带头进行创作实践,在借用并改造传统题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探索现代叙事诗的结构形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他为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推动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提出中国诗史是中国诗体表述史、改革史,认为中国诗体大端可分为“古体、格律体、自由体、中国特色新诗体”四大诗体,简要论述了它们的特色和情状。  相似文献   
25.
中国自由诗体在诗歌历史长河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别之一,从思想自由到表达自由的基础特征,让自由诗体更能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喜爱。在教育体系不断改革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对于自由诗体的教学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文章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先分析了自由诗体的基本特征和韵律规范要点,再对自由诗体的百年流变历程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运用Paul Fussell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华兹华斯的诗论对《伦敦,1802》从韵律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讨诗歌韵律与诗歌主题语言之间的关系,内容与形式完美有机的统一,解读诗人对韵律、语言和主题恰到好处的把握、运用和处理。力图展现华兹华斯诗歌创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诗人个性追求的新视角、新技巧。  相似文献   
28.
从白居易对自己诗歌的分类上,对半格诗进行一些分析,认为它是标新立异的创造,不古不今的“异类”,是表达闲适情怀的灵活形式。  相似文献   
29.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 ,如何结合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学会主动地利用网络为我服务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网络的信息。以课文为“原点” ,通过研读《荷花淀》 ,让学生感性鉴赏“诗体小说”的艺术美 ,由此引发对作者孙犁的了解兴趣 ,对“诗体小说”的探究兴趣。这时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 ,针对以上内容 ,上网查询 ,将查询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筛选、下载和整理 ,然后 ,以研究小组为单位 ,全班进行共享和交流。由此 ,由“原点”进行“辐射” ,学生对“诗体小说”特点的理解和鉴赏由课内转向课外。[教学目的 ]一、认识白…  相似文献   
30.
孙鸿  冯丰收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5):66-67,82
周长圆的西部诗以独特的西部经验和真正的西部视角,在诗坛奏响了一曲曲西部之歌.它以广阔的空间感、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周长圆的西部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追求着一种丰厚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