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694篇
科学研究   35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0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51.
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贫困生食物简单,甚者食不果腹,营养较差,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别,且人数逐步增加。由于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以及社会转型期教育收费制度的变迁,大学生贫困问题将长期存在。但是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贫困是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52.
以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为例,对该村的贫困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扶贫开发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53.
崔奇 《教育与职业》2007,(15):50-51
对家庭经济贫困的中职学生进行资助,是党和国家加快中职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文章从中职学校的视角出发,以作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对如何建立健全贫困中职学生资助体系,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4.
美国《高等教育法》的历史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自1965年颁布<高等教育法>以来,历经多次重大修改,各具特色.修改总趋势为,从确立联邦政府的教育责任,到完善联邦政府的教育投资.但是,后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背离了资助贫困,维护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55.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贫困县区由于其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小;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民的思想观念滞后,商品意识淡薄以及扶贫开发任务重等因素影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其弱势特征尤为突出。再加上产业化经营主体———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中介组织的联合与博弈,使政府的推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6.
正确解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浅析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蓉 《培训与研究》2006,23(3):101-102
现行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图分析现行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的内在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逐步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救助体系,使每个贫困大学生都能从中受惠。  相似文献   
58.
我国贫困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中小学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艺术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但这并意味着我国贫困农村中小学就缺乏艺术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具备认识艺术课程资源的慧眼,拓开思维,注意挖掘,教师、环境、活动等艺术课程资源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59.
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与成才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决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职特困生资助和成才保障体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教育并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60.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生态环境恶劣、思想观念陈旧、人口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因此,文章提出立足民族地区实际,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新观念、促进就业、提高技能、优化产业以及保护生态的措施有效消除贫困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