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赔款数目.至今仍在中学教师中存在争议。因为其中涉及地方政府赔款、条约赔款(即国家赔款)、因条约变更后增加的赔款,以及可能出现的分期赔款中的利息等.实际赔款数额要远远大于中学历史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条约赔款数额。  相似文献   
12.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数目,中日战后所签订条约本已经明确规定,但实际赔款的数目尚未准确定论。本文通过对清政府赔款的资料进行考察,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实际赔款数额。  相似文献   
13.
“鲁尔危机”一般是指 1 92 3年初法德两国由于赔款问题发生冲突 ,法国出兵占领德国工业中心鲁尔而爆发的危机。实际上 ,此前还发生过两次鲁尔危机。一次是 1 92 1年 3月以法国为首的协约国占领莱茵兰的三个桥头堡而酿成危机 ;另一次则在各类史书中绝少提及 ,由于其发生时间最早 ,不妨称之为“第一次鲁尔危机”。第一次鲁尔危机发生在 1 92 0年 4月 6日。一战结束后 ,德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社会动荡不安。 1 92 0年 3月 1 3日 ,普鲁士地方长官卡普和卢特韦茨发动暴乱 ,率领 80 0 0陆军向柏林进攻。德国政府未进行有效抵抗 ,但广大工人群众…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中日两国在马关的“议和”谈判大局已定,中方被迫同意割地赔款之际,日本明治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之间有一段对白:  相似文献   
15.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导致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从中获得赔款2亿3150万两库平银,当时是折成英镑支付的,日本实际得到的是3亿5800多万日元。我们将这笔赔款与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状况作一比较:这笔赔款为1894年日本财政支出总额78000000日元的4.6倍,日本内外债267800000日元的1.3倍,1893年日本进口总额87597000日元的4.1倍,1894年  相似文献   
16.
一战后,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关于德国的赔款问题贯穿了整个20世纪。这一问题蕴含着世界各大国在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角逐,也为后来"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暴富的美国对德国赔款问题由初步参与到主动夺权再到主导对话决策的转变,说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格局的主要缔造者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赔款数额问题,主要包括日本在战争中消耗的军费开支、中国的实际支付、日本实际接收等几个环节。不论哪个环节,中日学者之间一向存在较大分歧。对中日两国现存的相关档案文献和主要论著进行分析考释,对已有的几种学术观点及依据予以深入讨论,结合战争前后与赔款有关的几种货币兑换关系的考察,综合考虑战争前后日元的币值变动,日  相似文献   
18.
1915年的"赔款报效"是北京政府向盐商索取的巨额变相盐税。北京政府为偿付当年到期赔款,向各地盐商摊派巨额报效款,盐商为维持或恢复其特殊权益,借机提出认缴报效的附加条件,官商勾结,互为利用,达成利益交换。这不仅对民初盐务改革中刚刚建立起来的近代化盐税管理体制造成了破坏,而且直接影响到了民初盐务改革的进程和走向。  相似文献   
19.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11月8日,由于“三国干涉还辽”,中日两国又签订《交还辽东半岛条约》及《议定书》。1896年7月27日,中日两国再签《通商行船条约》。  相似文献   
20.
从2000年至2003年,我国车险赔款损失约为13亿元,2003年各保险公司总车险赔款共23亿元,赔款损失为5.6亿元,平均每天车险赔款损失在15万元以上。由于各保险公司之间以及保险公司与交管局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车险诈骗现象无法及时发现并侦破,由此而引发的巨额赔付现象让让人们再次清醒:车险诈骗必须杜绝,信息沟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