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422篇
综合类   6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前言。1998年开始我国开展蹦床运动,之后每年都安排了多次全国性的比赛,安排了蹦床八个项目中的四个项目的比赛。九运会将蹦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2年增设了同步项目的比赛。  相似文献   
82.
搜集了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蹦床比赛男子网上单人决赛和2000年11月我国科健杯全国蹦床冠军赛男子网上单人决赛的资料,从完成规定动作中的预跳时间、预跳次数、动作完成时间、全套动作完成时间、技术分、难度分、成功率7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蹦床男子单人项目与世界水平的一些差距,以及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3.
2004年全国蹦床冠军赛于10月10日至lO月15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由于本次比赛也是明年全运会之前的最后一次全国比赛,各省市队伍都高度重视这次练兵机会。参赛队伍人数又创历史新高。共200名运动员参加了团体、单项的角逐。其中单跳共63人:男子33人、女子30人参加了团体及个人的比赛(共16支男队、14支女队)。上半年全国锦标赛单人项目参赛人数为58人。  相似文献   
84.
我国蹦床运动员力量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全国蹦床队的教练员就我国蹦床运动员的部分力量和耐力素质的训练形式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旨在了解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现状 ,促进各队之间的经验交流 ,推动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蹦床技术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蹦床运动员需要具备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比例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蹦床比赛动作难度、类型与稳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1决赛运动员为主要对象,对蹦床比赛的特点、动作难度、类型、落地技术与动作的稳定性等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蹦床项目的比赛具有不确定性;动作难度和动作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的正相关;在动作的类型上,不同的运动员相对于空翻类动作和转体类动作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重视下落着网技术的训练,是提高蹦床稳定性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6.
蹦床运动训练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蹦床训练和第九届全运会该项目比赛的现场观察,结合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以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对比分析发现:(1)我国蹦床运动现阶段的训练对基本技术部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2)需要更多地进行各省,市和国内,外间技术观念,训练方法的交流与讨论;(3)“金牌压力”和“社会关注”已几乎是教练员不能承受之重,教练员需要不断调整观念以适应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7.
蹦床“高、难、准、美”的技术特性决定了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训练手段选用与训练负荷的安排。形成良好的下肢弹跳力、超强身体核心区的稳定协同能力、良好的机体心肺功能和空间感知觉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蹦床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力量训练是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核心,机能恢复与营养补充是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2011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参加女子网上资格赛和决赛运动员自选动作的得分情况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自选动作各环节技术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和级差分析,来分析和讨论在新规则情况下动作难度、高度和完成情况对得分的影响,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和动作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影响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自选动作得分关键因素是合理动作难度的选取,对个体运动员来说,在保证动作稳定性的前提下,要权衡动作难度对高度的影响,将难度提高到最大,且腾空时间相比自选动作降低得最少,找到适合个体运动员的最合理动作难度,才能保证运动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9.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力学分析法,运用机械能守恒、运动学原理和冲量定理,分析了运动员落网缓冲与蹬伸展体过程。结果发现,入网缓冲前身体姿势的固定,对落网缓冲阶段和蹬伸压网阶段网下降的深度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寻求最佳的入网姿势,使落网缓冲和蹬伸压网阶段网下降的深度达到最大值是最追求绝对高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0.
汪文 《新闻世界》2008,(4):44-44
蹦床素有“空中芭蕾”的美誉,小小的一张网上,运动员翻转腾移、上下翻飞,优美而又惊险。黄珊汕,中国蹦床队的领军人物、雅典奥运会女子单跳铜牌得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