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陈尚象是邹元标的门生,属王阳明四传弟子.陈尚象一生致力于研讨阳明学术,躬行践履,为官清正,刚直敢谏,被斥为民.撰写《贵州通志》,为黔志善本.  相似文献   
82.
符均 《华夏文化》2002,(4):20-22
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编纂的大型通史——《通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在中国文化界影响巨大,后人将其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全称为“三通”。古代学者曾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之说,可见“三通”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相似文献   
83.
杭世骏《浙江山川古迹记》抄本,一直鲜为人知。根据国家图书馆所藏此书抄本,本文对此书的基本情况、流传过程及在杭世骏生前秘而不出的原因做了考论,对此书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做了探究。希望这部手稿能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4.
《说文&;#183;牛部》:“犁,耕也。从牛黎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盖其始人耕者谓之耕,牛耕者谓之犁。”牛耕始于何时,学术界至今尚未有统一认识。程树德《说文稽古篇&;#183;牛耕之始》:“按《齐民要术》引《说文》:‘耕,种也,人耕曰耕,牛耕曰犁,字从牛会意。’元&;#183;李治《敬斋古今黈》云:‘前汉赵过,始用牛耕。’郑樵《通志》亦谓牛耕起于赵过。  相似文献   
85.
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及《清实录》等资料,就光绪《安徽通志》职官志清代按察使表有关姓名、籍贯或旗籍、科第出身和任、署年份等史实予以订补。  相似文献   
86.
《畿辅通志》是清朝时期直隶省纂修的省志。通过研究《畿辅通志》的版本情况和光绪版《畿辅通志》的纂修过程、内容、特点和出版情况,发现《畿辅通志》中所记述的资料为人们研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系统完整的信息,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对这座宝库进行有计划的整理和开发,以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87.
《语文月刊》2015年第5期中《掀起成语的盖头来》称《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姓丁的厨师",这说法对吗?《庄子·养生主》(唐)陆德明《音义》说:"庖人,丁其名也。"《孟子·告子上》的奕秋,(清)焦循《正义》说:"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医师)和(名)、卜(掌管用龟占卜的人)徒父(名)是也。此名奕秋,故知秋为其...  相似文献   
88.
郑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涉猎诸多领域,《通志》是其代表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郑樵的学术思想。其中,《通志·总序》是一篇比较有名的学术思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通志》的"总序"着眼,可探讨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论其得失优劣,成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89.
南宋史家郑樵(1104-1160)把大量的动植物和其他科学知识写进史书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体现了他治史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0.
武术古籍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重要载体,在中朝武艺交流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传播的时间、路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在归纳中国武术古籍代表书目的基础上,对古代中朝史料展开文献学分析和历史考证,并通过韩国相关数据库以及朝鲜《武艺图谱通志》所列参考书目,检索朝鲜正史与经籍所涉中国武术古籍的信息。研究表明,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为改变武备废弛、兵力羸弱的不利局面,通过赐书、赠书、购书等途径慕求中国武术书籍,购书是中国武术古籍东传朝鲜半岛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中国武术书籍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东传朝鲜半岛,对朝鲜武艺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了明清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奠定了朝鲜武艺发展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朝两国的武艺交流。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是在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武艺圈内发生的文化转移现象,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泽被四方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