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972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57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民教育”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他主张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以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教育为公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为实现全民政治,”陶行知的这些思想与当前的“全民教育”思潮是一致的,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2.
评分也精彩     
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名女生在一次数学考试的一道题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添上这一点,来找老师要分。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挑明,而是满足了孩子的愿望。不过,他在  相似文献   
93.
烦恼     
一直以来,不乏有探索语文教学改革之人.陶行知、叶圣陶、魏书生、于漪等,他们的探索创新在语文课堂上留下了一串串永闪光芒的足印特别是陶行知老先生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自信,产生教学研究的勇气,并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94.
95.
潘德明 《文教资料》2005,(23):189-191
教师进修学校是教师的资源和发展中心。我们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主题构建、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师德教育诸方面加强对小学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6.
一、目的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搞清为什么而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而学习目的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为装潢门面而学;有人为父母或别人的意愿而学;有人为学习而学习,从理论到理论,纸上谈兵。到底应该为什么而学习,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目的不明,则方向不明,往往容易误入歧途或者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97.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想要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校长。”由此可见校长在学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校长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学校,校长是切实落实项目工程的第一责任人,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98.
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上海市爱文义路小沙渡路永裕村口,“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的木牌下面,坐着近百名小朋友,全场静悄悄的,陶行知正在教大家认识星宿。他先让大家观察北斗星的位置,然后又讲了北斗星的作用。后来孩子们在他的热情鼓动下讲起了有关的传说,当孩子们讲完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后,他说:“这些故事是民间传说,很有趣,也很美,可以听听。但科学的孩子决不要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你可以在七月初七约几个伙伴和你们的外婆、奶奶轮流看天空,看牵牛和织女是否渡河相会?有人告诉你一个好听的故事,你可以听,但如果要相信,你必须说…  相似文献   
99.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鲜明地反映了他为人民大众的事业奋斗、创造的人生价值观,无私忘我的道德价值观和教育为公的教育价值观。他的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道德价值与知识价值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价值观与真理观的统一。这些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师范教育的改革要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从突破传统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创造性人格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