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82篇
科学研究   18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3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可以相互结合应用。物理是高中知识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学科。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学科知识,将较为复杂的物理知识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2.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将SOLO分类法用于指导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可有效把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实验课堂教学现状,明确不同学习水平的SOLO等级,获取直观、准确的评价标准。根据SOLO理论实施教学干预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83.
思维是指在一定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解决某些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逻辑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大脑的状态,因此,具有什么样的思维,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了初中对物理的学习,高中生已然初步具备了一些物理思维能力,而对于知识丰富度远高于初中的高中物理课程来讲,具备应该有的思维能力就成了广大学生的诉求.下面笔者就相关物理试题阐述一下高中物理中涉及的思维能力及应用.  相似文献   
84.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现象,这种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因材施教,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每一名学生发展,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呢?本文将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5.
根据对高中学生物理易错题成因的分析,作者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设计,使出错点成为起飞的新基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拓宽能力提升的通道。  相似文献   
86.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这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设计导入、突出重难点、课堂小结这三个方面来对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7.
怎样提高习题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物理教师不断探索的命题."套题"训练法是本人在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以下的介绍中,如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将不甚欣慰.一、"套题"训练法的由来所谓"套题",就是按照某一特定形式或者按照某种特定要求所编辑的一组习题.利用“套题”,在习题课上进行训练,能够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辨别和比对,从而加深理解,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解题能力,有利于提高习题课的学习效率.这种上课的方法就叫做“套题”训练法.  相似文献   
88.
周玉环 《广西教育》2014,(26):107-110
以易错题为素材,以分析易错题为切入点,培养高中生物理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进行原因分析,对如何降低并尽量消除初、高中物理"台阶"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寻找生命的入口点,使物理和抽象的知识来自生活,联系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突破学校的束缚,将学校、社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更不可忽视的就是实验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是更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