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302篇
科学研究   148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美国大学科研资助体系经历了私人捐赠、企业投资和联邦拨款先后加入的发展过程,最后形成了资助来源多样化的科研经费模式。通过对美国大学科研资助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和分析,总结出美国大学的科研资助发展具有资助对象由个人向研究所、大学转移,资助目的从个人兴趣向商业利润、国家目的变迁,资助内容从兴办大学、研究所向资助科研项目转变的特点。资助模式的转变对美国大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1995年到2010年,美华新移民小说中离婚女性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美国梦里》、《美国爱情》、《美国情人》到《白日飘行》,女主人公离婚逐渐获得了合理性,可看做新移民女性对男权保守的"进阶突围",但婚姻道德始终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1996年张慈在美国出版的小说《浪迹美国》通过谢思羽反叛婚姻道德的方式消解男权,显示出美华新移民小说中少见的激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3.
文章主要是关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由《龟仔抬美人》图而引发的政治风波。通过分析轿夫们的“抬”与“不抬”,进而引发对该漫画刊载背景的阐释和基于清廷立场的思虑。关注同一事件在不同叙事下产生差异的原因,反思史学研究中所应秉持的史学态度。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在翻译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全息翻译要求译文要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所蕴涵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该论文探讨了全息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华裔文学代表作《喜福会》为例,从音系、语义和语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全息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5.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6.
In China, the current English textbooks cover some topics about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igh school. From learning the literature, the students can learn English better, at the same time, th...  相似文献   
117.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该文从各个历史时期及文学流派的角度来阐述美国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8.
该文以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的美国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适应的U型曲线模式分析小说中张家人来美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对美国生活的新奇到在文化冲击下对中国文化的固守,到后来完全被美国化,最后到对美国文化完全适应状态完成自我文化身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9.
To increas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of color in science graduate program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illuminating student experiences to inform ways to improve them. In biology, Black students are vastly underrepresented, and while relig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m of cultural wealth for Black students, Christianity is stigmatized in biology. Very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intersection of race/ethnicity and Christianity for Black students in biology where there is high documented tens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science. Since graduate school is important for socialization and Black students are likely to experience stigmatization of their racial and religious identity,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ir experiences and how we might be able to improve them. Thus, we interviewed 13 Black Christian students enrolled in biology graduate programs and explored their experiences using the theoretical lens of stigmatized identities. Through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we revealed that students negotiated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isolation, devaluation of intelligence, and acts of bias like other racially minoritized students in science. However, by examining these experience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race/ethnicity and religion, we shed light on interactions students have had with faculty and peers within the biology community that cultivated perceptions of mistrust, conflict, and stigma. Our study also revealed ways in which students' religious/spiritual capital has positively supported their navigation through biology graduate school. These results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hy Black Christian graduat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leave or not pursue advanced degrees in biology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at help facilitate their success.  相似文献   
120.
基于体育电影学科的构建需要,提出体育电影的边界与类型问题。运用类型研究的方法对体育电影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划定。体育电影与政治、经济、种族、阶级等相邻领域关联,形成体育电影的边界;在内部,体育电影主要由三种类型构成:体育科教片、体育纪录片、体育故事片,三种影片类型在体育电影中早已存在,并以各种特征完成对体育本质的诠释与表达,而在新技术条件下,类型之间则通过交叉与融合推动整个体育电影的形式创新,从而彰显体育以及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