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76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独秀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卓越的人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发展新式的近代教育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体育观是其新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独秀认为“智、力、德三者并重,为近代教育之通则”,提倡实行“兽性”主义;陈独秀的体育观,对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弱”之风与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今...  相似文献   
72.
徐莉霞 《科教文汇》2011,(11):93-95
文蕴作文是以文化的理性、智慧等评判事物,用诗词、名人等文学、文化素材表达作者个性化思考并洋溢文学气息、氛围和文人精神情感的作文。它有文化内涵丰厚、文化认知深刻、思维广阔、创造性取材构思、文采优美等五大特征。为写好文蕴作文,笔者从如何积累丰厚素材,定期交流思辨,依据欣赏、探究、仿写、修改的顺序,落实好专题训练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3.
陈垣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型藏书家,他藏书注重实用,非常注重批校本和手稿本的保存,其中题赠本也是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垣先生的藏书思想既启迪了后世私人藏书家,也充分体现出他独特的治学方法与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74.
唐朝天宝年间的广运潭是作为漕运码头而建,而关中漕运及渭河水运方面已有了足够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但因为广运潭未给后人留下足够的文献与实物,再加上考古方面的缺乏,导致了今人对广运潭仍存有许多疑问。为此,通过分析,对其开凿过程、原因、作用特别是其位置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75.
陈克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年间词人,诗词文俱佳,尤以词作著称,为前人所称道。在陈克现存词作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仕宦经历等角度对陈克婉雅闲丽的词风的三方面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6.
东阳“许都事件”是晚明风雨飘摇时期最不该发生的事件,然而它却发生了,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陈子龙是处置东阳兵变的关键人物。孤立地看,“许都事件”只是偶然发生的地方事件;立体审视,则与晚明的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多棱镜效应,折射出晚明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而可以看出明王朝灭亡的多重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7.
陈应松的小说叙事始终围绕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和超越之路展开,其向死而生的精神主题映射出直面现实的道德立场,既有左翼文学精神的深刻影响,又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因子。揭去乡土牧歌的温情面纱,还生活在底层者一个挣扎、哀苦、不甘、寻求和质问的真实身份,这是陈应松小说叙事对于当下中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陈仅《继雅堂诗集》有十五卷写于陕西任职期间,这些诗歌是清代诗歌和陕西地域诗歌史料的重要资源。本文对陈仅诗歌的创作情况、题材和体裁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做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清代文学研究者和陕西地域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9.
陈大受在乾隆四年(1739)至乾隆六年(1741)任安徽巡抚。他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以治安为第一急务,以基本民生为第一要务,实事求是,推动了符合江淮分水岭区域环境特点的农业生产,虽然整体上未摆脱"荒政"思维的影响,但他的治理经验中也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今人更应该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治理的科学性,对诸如环境的改造与适应、人地关系的可能性、地理空间的尺度等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进行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80.
以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境关系顺应和结构顺应角度,对《绿野仙踪》陈伯吹和马爱农的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得出,顺应论对儿童文学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