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考察南朝文学,当然要从士入手。任防是南朝士人的典型代表。将任防的作品与相关史志的记载对照来细读,发掘任防与各文士集团的关系,是《任防与南朝士风》一书鲜明的特点。该书还从士风与文风的角度对任坊诗文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这种概括又是建立在对经典评价和阐释的基础上的,因而对研究南朝文学和士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周生杰博士的《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一书对于徽籍文献巨子鲍廷博的研究与表彰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全景式展现鲍廷博之家世、行实及其藏书、献书、刻书活动等;其二,注重往深处开掘,揭示鲍氏藏书、刻书的背景、思想、特色及其影响等。此外,《研究》以细腻而又饱蘸情感的笔墨展开论述,为鲍廷博的研究与表彰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83.
方东树认识到鸦片贸易冲击国内经济基础且使国家岁糜金钱数十百万,致中华民族日益衰弱存有亡国灭种隐患。方氏呼吁禁止鸦片贸易,主张严惩鸦片贩子。方氏分析鸦片战争起因,指出清廷战败乃因洋商污辱自蛊、前督姑息养奸及内地奸民贪利卖国,他批驳投降谬论,主张有原则的议和。面对败局,方氏分析形势,建言献策,宣扬抗英制夷,建议当局访求贤将,避敌炮火,近身巷战;倡议组建民间团练组织杀贼自救;劝谕肆赦汉奸,以重金悬赏其反抢英夷货物、劫杀英人,提高民众反侵略的积极性。方东树的爱国思想具有思想与行为相统一,理性与情感相统一,爱国意志与历史情境相统一,爱国信念与开放思想相统一及爱国精神与内求自强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4.
南音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使这一古老乐种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专家学者们对其历史根源、艺术构成及表现形态等做了细致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在乐种的归类上南音被归为"曲艺"一类,但其与说唱音乐在性格上有迥然的差异。由于发展脉络的模糊认知导致对乐种定位的偏离。从中国传统器乐组合形态角度探寻南音的历史源流,旨在拓展研究思路,为探明南音发展的过去、将来提供另外的研究可能性。  相似文献   
85.
方东树是桐城派最为重要的诗论家之一,其诗论在沿袭桐城派文论道文并重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重“文”,追求审美价值的走向。其中,他秉承古典诗学以妙论诗的传统,主张“用意高妙”,强调诗歌之美以善为内核,强调了诗教的美育作用;主张“兴象高妙”,进一步从诗歌文学形象这个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赋予了“妙”字的诗学审美内涵;主张“文法高妙”,在体现以文论诗这个桐城派诗论传统特色之中,亦表述有关诗歌章法、词句等方面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86.
桐城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方苞之父兄师友许多都是杰出的诗人,方苞在其影响下很早便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兴趣,并且终身没有中断过诗歌的创作。其诗作流传不多,就目前所存诗作看来,可谓义正辞雅但韵味稍逊,因此其诗歌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作为一个文论家,方苞的诗论继承了传统诗论中“诗如其人”、“文以载道”的观点,重视诗人的经史根基和诗歌内容,又与其古文“义法”理论中之“言有物”一脉相承。方苞诗作和诗论成为后来桐城诗派的先声,值得学者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87.
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警察这一现代管理机构对常熟进行着社会控制方面的努力。但高压之下仍然是盗匪肆虐、鸦片屡禁不止、“赤色分子”活跃,社会依然动荡不安。这既有客观方面的不可抗力原因,也有国民政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禁止鸦片,一方面又保护鸦片贸易;一方面发动群众,另一方面又完全排斥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一味攻击和打击“赤色分子”。  相似文献   
88.
《冥报记》是唐临编纂的一部宣传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小说集。冥报故事中对不孝、偷盗、欠债、残害生命等罪行的严厉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正之风起到了威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冥报记》与官方强调的治国安民之策相吻合,起到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定的作用;从民间的角度看,《冥报记》中记载的栩栩如生而又看似真实可信的冥报故事,使那些有冤无处诉的百姓们找到了心理平衡的支点,成为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寄托。同时,《冥报记》中较为完善的司法体系及生人判冥事故事题材的出现,折射出冥律亦如人间刑狱的再现。  相似文献   
89.
郝经和方回作为元代追和陶渊明《饮酒》诗人的代表,其诗歌都是借和陶诗的形式浇自己之块垒。但由于各自人生追求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在对诗酒生活的描写、对功名节操的态度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取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陶渊明《饮酒》诗对元代诗人多层面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0.
韩进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137-141
《清河书画舫》是明代张丑的一部知见书画目录书。该书现存诸本有十一卷、十二卷和十二卷附补遗三种卷次面貌,代表其撰著流传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前两种较接近张丑原稿,但一直为学界所忽视;第三种以清池北草堂刻本为代表,成为乾隆以后的通行本。通过系统的版本调查和研究,蠡清《清河书画舫》初撰本、增订本的面貌,钩稽出通行本的校刊经过和流传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