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82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精化CG6125A车床、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和切削液、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对精密车削人工髋关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使人工髋关节球部的表面粗糙度低于0.080μm、圆度误差小于0.004mm,达到了美国Howedica公司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2.
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在艺术领域中一直处于非主流的地位,但其在艺术的境界上有着很深的内涵,在表现语言上有着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及的特色。章通过对陕北剪纸艺术的研究与认识亦是对人类自身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切削力测试实验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切削力测试实验系统的改造 ,得到了一种机与电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方法 .实验表明 ,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94.
大田扦插繁殖东北红豆杉幼苗,最扩大繁殖东北红豆杉资源的最佳途径。经三年的田间实验,现已全部掌握了东北红豆杉的大田扦插繁殖技术,有的枝条在扦插当年即可获得成熟种子。  相似文献   
95.
为了提高异形落料凹模的使用寿命,对该凹模的材料、热处理硬度、结构和加工工艺方法进行了改进,文中重点介绍了改进后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及运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对其漏料孔进行锥度加工的原理、程序编制的方法。经生产实践证明,通过对该凹模结构及其加工工艺的改进,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值得同类模具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借鉴。  相似文献   
96.
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传统剪纸艺术在剪纸语言、艺术形式、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审美诉求.因此,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在价值导向、创新方法、形式法则以及对现代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理念和思想,促进其创新传承、应时发展,重回当下大众审美视野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有限元软件ANSY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范围,以模拟金属的切削、挤压等过程为例,分析了有限元仿真模拟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应用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节约教学学时、提高教学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数控等离子弧切割技术进行分析,对等离子切割电流、切割电压、切割速度、气体流量、喷嘴距工件的高度等进行选择和优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切割质量,同时也为数控等离子弧切割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9.
割股疗亲是源自中国民间的一种底层文化,是中国古代民间为救治患病亲人而采取的一种自残身体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晚辈对长辈的治病过程中,是中国孝文化中一种极端表现。明清统治阶级(上层文化)并不提倡这种做法,但在明清时期的亳州,由于各种原因促使这种陋俗行为逆势而行,深刻影响了上层文化,形成了这一时期亳州独特的孝文化。  相似文献   
100.
Many urban high schools serving low-income families have below-average attendance rates, which can indicate that fewer students are prepared to matriculate into college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Through the use of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AR), we – a group of four educators at Wilson High School – have changed school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in order to address our school's most problematic behavior: students cutting class. Through the processes and outcomes that our group, the Class Cutting Task Force, has experienced, we have called upon action learning (AL) in our focus on practical and experienced problems, and we have learned an important lesson: without clear and consistent school-wide expectations, our students cannot meet their potentials. Additionally, we have become empowered to drive a school-wide improvement initiative from the ground up by using the four-stage PAR process. It is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PAR process as a method of engagement in AL for school practitioners that we aim to share in this account of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