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80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教育   19912篇
科学研究   3325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2179篇
综合类   1988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5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514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866篇
  2014年   1991篇
  2013年   2677篇
  2012年   2596篇
  2011年   2589篇
  2010年   1908篇
  2009年   1679篇
  2008年   1776篇
  2007年   2021篇
  2006年   1904篇
  2005年   1385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912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农村中学的课外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西安市农村中学课外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间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22.
浅析武术运动的社会价值及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运动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指出了加强武术运动快速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3.
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社会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社会价值进行了研究。认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具备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的社会价值。当前需要在构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特体育文化、完善规则制定方法、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其社会价值作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92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晚清民国时期影响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形意拳的发展能够在晚清民国臻于大成,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人口增长为习拳练武提供了大量的习练人口;晋商的发展及其对形意拳的需求推动了形意拳的发展;晚清民国时期列强的侵略激发了众多国人的爱国之心,从而推动了形意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5.
武术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体育项目,具有博大宏富的内容和精深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探索和谐社会条件下武术运动所蕴涵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价值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武术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各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926.
为推动华东地区医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专业化建设,基于该区域内2004—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分析其医产学研合作发展状况,并以6年为时间窗格,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医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21年华东地区医产学研合作逐渐发展为规模较大、合作密度较高的网络,并在不同时期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演化趋势,网络规模与合作频次不断增加,子网络数量和规模也呈现增长趋势;上海、江苏和浙江发挥排头兵作用,其中以浙江大学为首的高校和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为首的研究院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和研究所占据网络的核心地位并逐渐形成多中心合作子网络,而医药大企业并未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激发核心节点带动作用、加强企业主导地位和提高医疗机构参与度等进一步推动华东地区医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竺鹏 《教育研究》2006,27(8):55-59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着地方政府部门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培训教学工作不适应农民的需要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应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转移,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8.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点,探讨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29.
基于城镇居民家庭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采用 CGSS2013数据,通过 Logistic 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和获取不同类型住房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针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再分配权力资源对住房资源仍然保持着占有上的优势。非市场因素对居民住房的获取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拥有制度优势的城镇户口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商业精英在优质住房获取的机会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应继续深化以市场配置资源的住房制度改革,也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等级”观念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30.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采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为0.589,在城镇化水平高(大于0.589)的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门槛值。应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尤其是中西部次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