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8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教育   9343篇
科学研究   4134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308篇
综合类   79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2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528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1445篇
  2011年   1465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921篇
  2008年   995篇
  2007年   1212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1058篇
  2004年   904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学教并重”的网络教学结构既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强调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教学模式的需要。网络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全方位的网络素养以正确实施这种网络教学结构所需的教学行为。教师网络素养主要由网络意识、技术、信息、交往和教学素养等内涵构成。  相似文献   
142.
朱利安在正文部分主要阐述了建立和研究比较教育的必要性和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些设想.基本设想包括:建立特别教育委员会,承担各国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方式收集教育资料;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方法培训教师;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等.  相似文献   
143.
假日旅游经济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对假日旅游经济的涵义、基本特征及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科学调控假日旅游经济的若干对策措施,以期有益于促使我国假日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4.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马捷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5.
龚凯乐  成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4):115-121
[目的/意义] 以网络问答社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问题-用户”传播网络的专家发现方法,为建立用户激励机制、完善专家推荐方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开放问答模式的特点,以“问题”和“用户”为节点、“答题关系”为有向边,构建“问题-用户”权威值传播网络,利用答案质量改进加权的HITS算法。[结果/结论] 提出的算法可以较好地兼顾用户的答题数量与答案质量,能够选择出活跃度高、知识渊博的用户作为专家。  相似文献   
146.
基金视角下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科研人员的跨学科研究行为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共享与流动。以基金领域为视角,研究学科知识流动,以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提出基于基金代码共现的学科知识流动强度测量方法,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351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构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探究网络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层次内知识流动路径。[结果/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是无标度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网络中重要节点呈非稳态;不同学部之间,存在若干条较为重要的知识流动路径;在某一个学部内,具有较广影响力的一类学科往往更容易构成知识流动链条。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意义]确定基于引用关系提取关键文献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从而使用户快速捕捉领域重要文献,掌握领域概貌。[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引用关系,从文献被引频次、文献引用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3个角度,结合HistCite、CiteSpace等软件探讨领域关键文献的识别方法,通过同源数据的实际验证,对不同方法进行判别比较。[结果/结论]基于被引频次的方法更适合选择特定领域中哪些文献对总体文献的科学进步产生重大影响角度提取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非常分散的特性;基于引用网络的方法更适合从特定领域研究动态提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非常明显的集中特性;基于共被引网络的方法更适合从特定领域研究基础角度提取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较强的集中性,且能发现原始采集中未发现的大量关键文献。  相似文献   
148.
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克服高校《中国历史文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缺陷,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大有帮助。但网络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教学改革中,必须突出教材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师生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49.
化学实验中心供应室的网络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介绍了该校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物品供应室国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操作步骤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0.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有效解决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对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客观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中外相关立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同时,也对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合理使用的一些技术保护措施做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