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1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介语的普遍性理论和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都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会遵循某一普遍性的"天然顺序",即是一个创造性的构造过程。在此过程中,母语影响不大。本文拟采用实验方法,得出中国中学生习得九个英语语法词素过程中所遵循的顺序,并与其他母语学习者习得这些词素所遵循的顺序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发现中国中学生习得英语语法词素时同样遵循"天然顺序"。  相似文献   
12.
1674年南怀仁绘制的《坤舆全图》及编撰的《坤舆图说》为传世经典,弥足珍贵。最近由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整理出版的《〈坤舆全图〉·〈坤舆图说〉》一书,在原图的基础上,重组排列成小图序列,跨幅释文(图)处理文字分布,对个别字词统一校正,规范处理。同时在版本选用上,择善而从。本书的出版是古籍再造的一项新的成果,嘉惠学林,也为当前精品古籍的出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细致分析,探讨利玛窦在传播西学过程中采用的文化适应策略。这种将西方科学知识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文化适应策略有助于知识接受西学,从而间接地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语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吸取诸多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到了本世纪初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至今取得了第一和第二语言影响第三语言学习的迁移规律,多语言学习与元语言意识的发展以及在普遍语法下第一和第二语言在三语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三语习得研究,尤其是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目前研究尚处在初创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拓展,需进一步界定和深入对普遍语法与三语习得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却不容乐观。如何在精读课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摆在高校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特点,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各自优势的教学法,以达到在精读课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构式语法批判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重形式、轻功能的研究模式,否认生成语法句法自治的核心理念,试揭示语言的认知机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因此,虽然只有近20年的发展史,“构式热”却在学术界持续升温。但是,该理论的研究层面,研究范围及研究的实用性存在缺陷。构式语法的不断补充修正,日臻完善不是仅仅无限地扩大其适用范围,而要建立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在充要条件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7.
构式语法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而建立的理论体系。其要点就是"构式是形式和语义的匹配。构式的意义独立于句中词语的意义而存在"。本文在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式语法研究在英语教学及语言习得中的指导作用,旨在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研究界的共识。在当前教学实践改革中,加强整体性认知的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知过程中的前沿问题出发,联系当前《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际状况,论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知在理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其遇到的相关性问题,并初步提出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考察了六个编订于不同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测试的语法大纲,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对外汉语教学和测试的理念不断变化与发展,理论语法色彩逐渐减弱,显性知识的教学和考查不断减少,同时,教学和测试理念正在由标准规范观向沟通理解观转化。这些变化反映出对外汉语教学和测试理念的发展趋势,适应了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宗师吕叔湘不仅是语法学家、语文教育家,同时也是一名修辞学家和修辞实践家。吕先生一生十分重视修辞学研究并且始终关注、支持修辞学的健康发展。他对中国修辞学的重要贡献是:开创性研究提供了修辞学研究的新范式;独特修辞观促进了修辞学的科学发展;打造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并培养了杰出的修辞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