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8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文章以<周礼>所载,结合考古及史料,对关乎周代玉器来源的有关制度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并认为,周王朝的玉器(包括玉料)来源,有王朝自营、王畿九赋、诸侯九贡等三个渠道;其中,王朝在国土内的"直取"和在直辖领土上的"赋敛"是主要来源,各邦国的"贡献",是其轻者.  相似文献   
42.
我国的职业指导起源于民国初期。文章通过对民国初期两位职业指导的倡导者朱元善和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并对比总结两者思想之异同,对当今的职业指导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3.
湖北应简称"鄂"还是"楚"?改名之争引激辩.湖北省是否应该简称"鄂",不仅涉及鄂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还涉及"鄂"的起源与迁徙,涉及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的"鄂"研究.商周时期,诸"鄂"有别.商代鄂国在南土,商纣王没有消灭鄂国."邘"非鄂国.周代有五个"鄂".晋国鄂侯是姬姓国之君,与商代鄂侯无关.  相似文献   
44.
《雷雨》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含蓄的语言和丰富的潜台词是文坛上永不褪色的华彩。以周朴园的语言为分析对象,从语量和语势两角度,探析周朴园的权势意识的凸现手段,体会曹禺的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5.
通过细致的史实考察与文本分析,重新发现了周桂笙译文集《新庵谐译初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首先,该书上卷收录的《一千零一夜》与《渔者》两篇译文均译自阿拉伯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且均为首次译成中文。其次,该书下卷收录的15篇译文中至少有11篇译自《格林童话》,且均是首次译为中文。因此,该译者及其作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6.
周素园与贵州自治学社的关系密切,而贵州自治学社是贵州辛亥革命的领导组织,其与同盟会的关系较为复杂。它经历了从立宪到革命的转变,但因时代和环境的局限,从自治学社与宪政预备会的斗争来看,自治学社的革命性值得研究,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从周作人早期文学创作与汪曾祺的文学创作出发,勾勒并比较周、汪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同,及其在诗意消解中文学创作的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代表之一的周作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却主张“闭户读书”,撤出启蒙“广场”回归“民间岗位”,从事翻译和小品文写作。汪曾祺则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世俗化的乡土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被称为不合时宜的“亮色”、知识分子桃花源、从大俗到大雅。在时代“共名”面前,他们的创作呈现主体退却的姿态,周作人、汪曾祺即使选择归隐,但其作品也始终脱离不了对“人”的关怀,这种超越历史、超越现实的关怀也是许多当代知识分子向往和追寻的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48.
周庆云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湖州商人,湖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培养了他的儒商气质。周庆云一生热心于乡邦文献的整理,整理刊刻了《南浔志》《浔溪文征》《浔溪诗征》《浔溪词征》等典籍。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学活动家,在民国前期的上海组织了众多的诗社、词社活动,推动了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的诗词唱和。作为词人,他的词作寄寓了深深的故国之恋与忧愁之情。  相似文献   
49.
西周园林反映了我国先秦美学思想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即从崇拜神到肯定人的主体性,这种转变深深地影响了此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一方面中国人极其重视个人的德行修养,另一方面又将这种自我修养与入世精神相结合,既富有深情,又执着,但又不至于走向自我否定的极端境地;既有一种“天下”情怀,以天下事为己事,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不曾远离底层。这些都是先秦美育思想在这一时期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家规与家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周易》的《家人》卦便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早期家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家规与家风,即:男外女内、忧患意识、和谐是福、敬祖善奴。这为我们研究中国家规、家风的起源与演变提供了一个范例,对当今家规、家风的建立与养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