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34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是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民族问题在客观上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存在。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该强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家归属的政治认同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强化公民的意识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相似文献   
62.
严复是近代对国民素质及其教育始终予以最深切关注的启蒙思想家。严复首次提出了国民“劣根性”问题。文章从表现形式、改造方法等方面对严复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严复站在中西对比的高度对国民“劣根性”表现进行分析。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新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促进新工作领域的学习、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强化生态责任为价值观基础和理论假设.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再狭隘于为个体提供职业技能和促进经济增长,而被赋予提高公民素质、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更为广泛、深刻的内涵。作为实现全民教育的基本手段,其将在消除贫困、促进和平、保护环境、提高人类整体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在这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法律文化显的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为宗法等级、皇权至上、法律工具主义、对个人权利漠视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这就需要重塑与现代法治相符的现代法律文化,即对权力制约的同时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塑造现代公民人格。当然,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5.
赵亚夫 《教育学报》2006,2(4):36-44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仅打破了历史学科体系,而且未能顾及学科整体性的一般要求。模块的形式是新的,但此形式于学习视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未能较好的体现学科应有的现代意义。为什么如此切割历史学习内容;历史教学的活力究竟在哪里;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等,需要历史教学工作者做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6.
在文化和文学范畴使用“市民”这个概念的时候,更多的场合是指一种生存状态,一种文化形态。研究“市民”,尤其是中国“市民”,应该从历史的演变去作一种动态的辨析。从整体上来说,近现代意义上的市民文化是近现代大工业、近现代城市化的产物,是人类步入近现代以来。在科学和民主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的。但市民文化也是一面双刃剑,既有正面,亦有负面,既有积极面,亦有消极面。市民文学是市民文化价值观的文学文本载体,市民文学必须是反映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文学,必须是以广大市民为接受主体的文学。  相似文献   
67.
68.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让道德成为公民的一种心理需求。公民道德建设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人的需要,而是在促进人的道德进步时使人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从需要层面看,运用激励、惩罚和社会保障等机制将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69.
梁启超作为“诗界革命”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提倡者。源于思想深处深沉浓厚的历史意识,在讨论近代诗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诗学的“诗史”精神,又将之与近代以新民为主旨的启蒙思想紧密联系,为新诗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0.
十六大以后,宪政改革逐渐提上议事日程,这对我国社会成员的公民素质和传统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从我国宪政历程的教训出发,指出发展现代公民教育与宪政改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当前公民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对于我国宪政建设的不足之处,对符合宪政要求的现代公民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