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课程管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权力重心下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职能应表现为从"控制"走向"指导"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应呈现出集权与分权的平衡性、民主化和科学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2.
从群体性事件频发看增强政府凝聚力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国家的凝聚力得到恢复和提升。但是,近年来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显示了政府凝聚力的危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是政治民主化方面存在问题和缺陷,而这正是当前影响和削弱政府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增强和提升政府凝聚力的客观要求和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3.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而如何令社会主义体制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脚步协调一致,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课题。卢卡奇曾在《民主化进程》一书中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出发,对20世纪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国家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民主严重失调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化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而实现人类解放的远大目标。他的理论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4.
主要对越南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一探讨的时间范围以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来的时期为限。事实上,越南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正是在1986年越共"六大"以后才逐渐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85.
二战之后,西德工会提出了以劳资共决制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政策。由于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和西德其它各界的广泛认同,一战前未能真正得到贯彻的劳资共决制终于在联邦德国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联邦德国的劳资共决制包括企业代表会制、监事会劳资共决制和劳工经理制等内容。这一制度有利于联邦德国的社会稳定,并可为我国劳资关系调整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出现,标志着国际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并日益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秩序。"政治民主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国际关系的日益民主化,对国际关系民主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政治发展是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政治发展进程中理性化的认识,可以说是分析政治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理性的阐述和分析可以看出,政治发展的理性化趋势体现为民主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88.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是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民主“存量”的增长过程,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民主化、政治文化民主化、民主政治人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认清政治民主化的前提———社会主义体制内的政治民主化、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特殊性及其内容,才能找到适合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前提、特殊性及其内容出发得出的增量民主理念指导下的多元推进,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9.
维新变法前后,西方政党观念伴随宪政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念。政党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对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和发展及中国政治民主化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共存的价值。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发挥大学的文化功能,高等教育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高等教育民主化作为一种改革渐进的过程,具有平等与公正、自由与宽容、自主与自治等独特的内涵。从高等教育的社会与个体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观等多个层面促进高等教育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