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0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美学东渐的影响,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折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书法,这使书法美学现代化转型出现契机。许多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对于书法理论的眷顾成为书法美学现代转型的开端,王国维、梁启超、宗白华、邓以蛰、林语堂等先贤对书法美学作了巨大贡献。目前学界对于王国维和林语堂二人书法美学观点的研究尚不完整或出现偏差,这影响到这一阶段书法美学研究的价值评判,本文对其中问题重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2.
唐宋词中建筑的特色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唐宋词中的建筑意象,是一把双刃剑.由空间对象与时间艺术的矛盾关系,既可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理念在纯美词体中的深度呈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的身心象征意义,也可通过建筑在词中传情等作用,印证唐宋词艺术独特的感发力度,品味词体要眇宜修、曲径通幽的审美特征及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83.
对黄花梨家具艺术品质的感受,我们可以用一个"雅"字来概括。雅是一种高尚而非平庸的审美趣味,是中国古代文人才情、人格的表达。黄花梨家具的风格特色,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意趣在家具中物化的结果。因此,几百年来,黄花梨家具赢得了让世人长久而永恒的赞赏。  相似文献   
84.
文学的雅俗问题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相关的研究往往因为忽略了雅与俗之间相对性的基本特征而使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千头万绪。雅与俗自产生之初就存在着相对性的特点,并且包含着一定的阶级性文化意味,这为雅俗现象的丰富性内涵提供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5.
女性文学在中国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女性意识作为社会群体意识,浓缩着女性在历史与传统的缝隙中进行的苦苦挣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痛苦、精神求索与精神畸变。女性意识在冰心和李清照身上强化表现为:由对自我生命的流连,衍进到对群体生存境遇的观照;由对个体的自审自爱,衍进到对时代走向与民族命运的关切。审视两位独特的女性作家的成长经历,她们用自己的诗文,为我们展现了女性独特的审美理想,绘就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对翻译标准的争论,说明翻译标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译者要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87.
诗歌理论的雅俗之辩,由来已久。雅俗批评可以说是诗学批评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本文旨在以王夫之的《古诗评选》与沈德潜的《古诗源》为主要观照对象,重点关注二人在诗评中对于"雅俗"的阐述,从而提炼出二人的"雅俗观"。  相似文献   
88.
高适为追求功名多次出塞入塞,漫游干谒,交游广泛,常与亲友聚散离合,留下67首记录特殊人生经历的送别诗篇。送别诗是诗人长期动荡、飘零生活的写照,从中可透析其行为心态、人格理想及价值取向。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未来的信心,对生活的坚定,使他以饱满的热情来规范人格设计行为,其人生品格塑造如同他的社会角色的选择一样,是多样化的,极富个性特色的。具备了狂傲、雅正、率真的品格,呈现出崭新的人格境界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9.
漫谈文稿编辑"信达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作新 《编辑学报》2002,14(3):182-183
探讨科技文稿的编辑加工如何做到"信、达、雅".以"信、达、雅"为尺度,对个案进行分析.认为文稿的编辑加工要实现"信、达、雅",要求编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编辑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0.
贞观时期的“文德”政治纲领和地域文化整合以及士庶力量消长的历史趋势成为影响此时文坛人员构成及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贞观文坛在回眸过往文学经验的基础上,追求雅正、中和之美。贞观文坛的创作在太宗等人的倡导之下形成了以箴规与颂美为主流的文坛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