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Until a century ago, Korean medicine was based mainly on Oriental philosophies and ideas. From a religious perspective, Chinese Confucianism was prevalent in Korea at that time. Since Confucianists believe that it is against one's filial duty to harm his or her body, given to them by their parents, most Koreans did not donate their bodies or organs for education in the past. However, by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 unique fusion of Western and Oriental medicines were produced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revolutionizing tradi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human body, mort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edical science to society. Koreans began to think about others' lives as well as their own by realizing the importance of donating one's organs and bodies for scientific purposes. Since then, the number of people donating their bodies to Korean medical and dental school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academic learning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response, Korean medical schools have begun to hold various types of funeral ceremonies to honor body donors. We have compared such ceremonies performed in Korea with those perform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aiwan. These ceremonies are viewed as a suitable way to pay proper respect to the dead and to promote knowledge about body donation programs in Korea. Overall, the transition of religions and social ethics in Korea has greatly facilitated body bequeathal programs, benefiting both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 Korean public health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2.
丧葬习俗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民族文化系统和民族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凝聚作用。畲族丧葬习俗在历史上发生过从悬棺葬、火葬到拾骨葬的演变,变迁之中有传承,这种演变与民族迁徙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陕西商州的丧葬方言词语真实地记录了农村丧葬习俗的全过程,再现了古朴醇厚的地域文化踪迹。商州农村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丧葬习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联系商州自然地理状况、历史人文背景,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分析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内涵,进而揭示商州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丧葬思想的根本是基于礼的"仁爱"有差、"尊卑"有别的制度,而墨子丧葬思想的根本是基于利的"兼爱"无差、"尊卑"无别的制度。由于二者所处时代性的差别,虽然在一些具体的丧葬问题上存在有相近的观点,但其丧葬思想的根本点是不同的。在"利"与"礼"、"仁"与"兼"两个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这种思想上对立。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有多个丧葬描写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中对死亡称呼的不同,丧葬仪式的具体过程以及它在丧葬的情节叙述意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丧葬描写中人物的塑造以及丧葬氛围和意象设置等方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人在与中原王朝交流的过程中婚俗及丧葬习俗皆有所转变。在婚俗上,高句丽人的婚礼按照“六礼”的要求完成,同时高句丽王国存在罴报婚的习俗。在丧礼上,高句丽的二日、三年之丧、丧服、厚葬及墓葬形制等诸多方面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从高句丽的婚丧习俗中能够看到中原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着浓厚的道德教化思想,通过挖掘其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家》为例,从作品中展现的丧葬礼俗描写展开分析,探讨了丧葬礼俗的礼、孝的起源,分析了这些丧葬礼俗描写在作品中对人物塑造、情节铺进等方面的作用,总结了作家对传统思想的吸收、再现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之一就是有着民族特色的丧葬文化。这一民间文化延续千年的传统礼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时代与人民。在时代精神与博大的哲学及宗教信仰的相互交织中,丧葬文化背后的陵墓雕刻也丰富多彩,折射着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对<文心雕龙>、<文选>都有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诔碑>篇讲解中对<文选>"诔"与"碑文'两类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阐述.学习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历史的经验,是当代<文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