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423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都市故事充斥影院的今天,《鸡犬不宁》则带着浓厚的河南腔走到了观众的面前。再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为生活拚搏和事业追求所经历的困惑,反映了生活中平凡的人们面对转行、重新择业、中年婚姻危机等诸多人生问题。大红这个富有张力的人物形象,和周遭的人物相类比,作者用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创造出喜剧效果,让观众在喜剧背后读出深刻的悲剧含义。  相似文献   
8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话语分析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现象。文章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言语幽默中的“戏谑性变异”进行考察,认为,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是言语幽默制笑的模因理据。对幽默言语黼笑机制的模因学分析证明了语言模因的变异观不失为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83.
在王小波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权力对话语的规约是造成言说主体异化的重要原因,作家对话语管制的方式、流程、目的等加以"黑色幽默"式的揭示与批判,尽显真实与荒诞之间异名同质的关系.此外,对话语权和自由言说的渴求,也是王小波致力于主体救赎的途径和标志.  相似文献   
84.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特征的有效工具。文章借助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语用前提、礼貌理论来分析美剧《破产姐妹》中的幽默对白,旨在提高读者对美剧中幽默的欣赏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5.
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在其成名小说《店员》中,以独特的犹太幽默、乐观的笔触描述了一位命运不济却甘愿为人类的罪行而默默“受苦”的愚者形象——犹太老人莫里斯,他用特有的犹太道德品质“救赎”和感染身边所有的人,在逆境和困苦中莫里斯的人性达到了完美境界。小说中“苦难”和“救赎”的意义激起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使读者看到苦海中孕育着的顽强生命力,更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仁爱、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86.
幽默作为美学术语,具有其特定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笑、谐中寓悲、机智、含蓄等诸多方面。这些美学特征赋予了幽默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7.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情感因素以其独特的形式在外语学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今天外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认知而轻情感的现象,文章就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消极情感所造成的障碍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8.
该文比较探析了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的异同:征服悲剧是先秦道儒散文幽默形成的社会背景;道儒先祖选择了自嘲式幽默,老子偏向于超越与放松,孔子是偏向于退让与矜持;庄子和孟子的幽默则显得锋芒毕露,孟子是理性征服的雅幽默,庄子是无为超脱的冷幽默。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赵本山的小品《就差钱》为例,从语用预设特点的角度分析幽默语言的形成机制,探寻语用预设理论在幽默语篇中的作用,浅析赵氏幽默形成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0.
小说家拉尔夫.埃利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虽然不是创作于后现代主义小说高潮时期,但小说明显地带有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特征。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要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当时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揭示了人们在迷茫的世界中,积极寻找内心追求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